屠龍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4章 漏網之魚,嚼龍,屠龍氏,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朽正是丁承禮!齊緝事千里送刀的義舉,便是我這個方外之人也有所耳聞,此來想必是受了我那兄長的指派吧?」

若是隻看相貌,這個丁承禮至少也是丁承淵的叔伯輩,卻偏偏是那位安豐侯如假包換、同父異母的庶弟。

齊敬之聽他口口聲聲稱呼丁承淵為兄長,心中便覺頗為怪異,口中則是問道:「丁經主方才說司秋之神無法活轉,不知是何緣故?」

丁承禮嘴角一勾,臉上泛起微笑,看上去與自家兄長愈發相像了:「聖王封神之道豈是老朽一介凡人可以揣度明白?只不過既然齊緝事問了,我便斗膽妄言一二。」

「我大齊的司秋之神向來隻立神號、不傳姓名,這就使得各地白雲宮看似都供奉同一尊神靈,實則宮宮不同、神神各異,可謂有幾座白雲宮,就有幾尊司秋之神,只因祂的源頭終究不在神像,而在人心之中。」

丁承禮頓了頓,等齊敬之將他的話思索一番,才繼續說道:「究其原因,乃是我大齊疆域遼闊,各地百姓對秋日的感受各有不同,甚至於千奇百怪,對秋神的念想和祈盼也就相去甚遠,此其一。」

「各地山川風物不同,大地之中的野性也各有側重,每一尊神像所容納和鎮壓的煞氣也是差別極大,此其二。」

「這就使得各地的秋神尊像顯化出來時,或多或少皆有差異,很難說祂們就是同一尊,非但絕難統合,還會彼此牽制。更不要說除了秋之權柄,這位尊神還有金神、天刑之神、日入之神等神號了。」

「譬如九真郡白雲宮的這一尊,纏蛇執鉞、專司無道,立號東阿、恭行天討!」

「論及金刑之像,便是在整個大齊也是首屈一指!與其說祂是司秋之神,倒不如稱之為金刑之神!」

齊敬之細細聽完丁承禮的一番解釋,倒是頗覺耳目一新,心中更是暗自沉吟:「金刑之神麼……赤金刀的真正主人選九真郡白雲宮養刀,想必根子便在於此了。」

他想了想,便斟酌著語句,向丁承禮確認道:「依著丁經主所言,司秋之神本無名姓,各地百姓信仰連同大地野性又皆有差異,以至於眾多神像無法定於一尊,也就誕生不了真正的司秋之神。同時若是有哪個地方的神像將要單獨生出靈異,卻又會因為神號牽連,受到其餘神像的掣肘?」

「呵呵,這不過是老朽的一家之言,齊緝事聽聽便好,倒也不必太過當真。」

丁承禮頷首而笑,悠然道:「就如咱們眼前這一尊金刑之神,未必沒有一線機會誕生靈性,然而要想撐起如此雄偉的神軀,揹負山海一般的龐雜信仰和磅礴金氣,同時還得頂住別處神像的壓制,真不知何等浩瀚堅韌的靈性才能做到!」

齊敬之聞言也是點頭,若是讓靈性初生的齊虎禪入主其中,只怕下場便如螳臂當車,一瞬間就會被碾壓成齏粉。

丁承禮見狀又是一笑:「時辰已是不早,老朽還有晚課未完,就不打擾齊緝事的公務了。」

說罷,他再次拱手為禮,轉身飄然而去。

齊敬之默默瞧著對方的背影消失在大殿之內,心中早有疑惑生出。

自始至終,他都沒從丁承禮身上感應到半點屬於修士的氣息,就彷彿此人當真如他的樣貌一般,只是個沒有半分修為的尋常老者,然而丁承禮偏偏就能看透銀煞血焰,輕鬆行走於陰陽之間,可要說他修為高絕、周身無漏吧,總不至於連安豐侯都能瞞過去。

齊敬之按下這些念頭,打量了幾眼手裡的銀煞燭臺,再次告誡自己今後絕不能太過倚仗外物,失了警惕之心,否則早晚會吃個大虧。

他也不再停留,在白雲宮中疾行了片刻,已是回到了魏氏族人停靈的後園。

豹孤零零地站在滿園棺木和屍身之中,雙眼茫然無所著,手裡兀自緊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俠骨槍魂江湖路

洛驚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