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龍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2章 慢條斯理,嚼龍,屠龍氏,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頗為嚴峻,立刻搖頭道:「原本下官也沒當回事,還是聽了丁侯方才所言,這才有所聯想。」
「據家父信中說,今次的魚虎秋汛相比往年不但頗為猛烈,而且魚虎的牙齒、棘刺愈見鋒利,鱗甲也更加堅硬,撲殺起來要艱難許多。如今想來,竟不只是海中虎煞作祟,倒是受金煞的影響更大些!」
丁承淵聞言,眉毛已是擰了起來。
旁人或許不知,掖城崔氏的底細卻瞞不過他,那所謂的魚虎潮與崔氏祖上脫不了干係,原本區區幾條魚虎也算不得什麼,偏偏接連幾代的崔氏子弟皆不爭氣,才漸漸成了海里的禍患。
他靜靜沉吟了半晌,方才開口說道:「掖城崔氏世據萊州,對魚虎潮最是熟悉不過,既然世侄有此懷疑,咱們也不得不往深處多想一層。若是果真有所牽扯,東海六州、遼州諸郡都有金煞為禍,只怕援兵會比咱們預想中的少、來得也只會更遲!」
聞聽此言,韓嵩德、臧海梁的臉色都不大好看,轉頭與各自的隨員低聲商議,顯然也是覺得此事頗為棘手。
在場除了崔子韜和丁承淵,便屬齊敬之對掖城崔氏的瞭解最深,聽說所謂的魚虎潮也不由一愕,扭頭看向這位崔縣令,低聲問道:「敢問崔兄,這魚虎、鯊虎又是何物?」
崔子韜也知自家的《螭虎魚圖》已被這少年所知,自己不說人家也會瞎琢磨,故而臉色雖有些不自然,回答得倒也乾脆。
「魚虎乃是海中奇魚,頭顱如虎,背皮似蝟而多刺,諸魚懼之不敢犯。雖是以虎名之,且傳說魚虎上岸可真正化為猛虎,然其大者不過六七寸,二者實在相去甚遠。」
「至於鯊虎……乃是一種海鯊,生得虎頭黑紋,大的能有二百餘斤,喜歡在山海之間登岸,在山腳跌躍打滾,經十日左右可化為虎形,唯獨魚鰭最難變化,需一月方可成爪,自此便可嘯傲山林。」
「萊州海邊皆築有防虎堤,俱為小山之形,待得鯊虎上岸,因其四足未成,翻滾於地不能行走,更無法攀援而上,只需壯士在大堤上以長槍捅刺,即可將其撲殺!」
齊敬之越是往下聽,臉上的神情就越是古怪,當即便有一個念頭忍不住冒了出來:「原來這養虎遺患的毛病,似乎也是崔氏祖傳?」
崔子韜錯開少年的目光,似乎是想開口解釋幾句,最終卻只是發出了一聲輕嘆。
就在這時,丁承淵忽將手掌一合,發出啪的一聲脆響,登時吸引了閣中眾人的注意。
只是這片刻功夫,這位安豐侯已經面色如常,先前擰在一起的眉毛舒展開來,瞧不出半點喜怒:「諸位如今就該明白,本侯為何會主張將魏氏闔族的屍首停於白雲宮了。畢竟魏氏族人體質特殊,死狀又頗為悽慘,若是放任不管,難免會因為金煞異動,生出什麼不好的變故來。」
都統臧海梁聽了立刻點頭:「白雲宮到底有秋神的神像鎮壓,我還聽說侯爺的庶弟就在宮中清修,有他照看自然更是妥當!」
丁承淵卻是輕輕搖頭:「本侯之弟身無修為,在白雲宮裡做的是經主,只管經堂誦經之事,卻是不理俗務的。」
「我將魏氏族人的屍首放在那裡,其實是想釣魚。畢竟那些賊人犯下如此大案,所使的又明顯是妖邪手段,若不將那一百多具屍首物盡其用,豈不是太過浪費?又或者……那些屍首本就是他們佈下的魚餌,想要引咱們上鉤!」
丁承淵頓了頓,終於展露出幾分圖窮匕見的凌厲鋒芒:「至於最終誰是釣叟誰是游魚,那可就各憑本事了!」
不久之前,齊敬之才在常樂縣後衙親眼見證了崔氏老僕用兩條人命釣魚,不想這就又碰上了一個更加喜歡釣魚的安豐侯。
「只看他到了此時,竟還有心情慢條斯理地給眾人展示嗽金鳥,好似半點也不著急的模樣,沒準兒所修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