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龍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1章 危如累卵,嚼龍,屠龍氏,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齊敬之聞言,自不免心中一動。

除了鎮魔都統,這九真郡裡的***顯宦竟是都到齊了,這麼晚了還聚在安豐侯府之中,顯然是有要事相商,卻偏將他這個位卑言輕的鎮魔院緝事番役喚來,實不知丁承淵心裡在打著什麼算盤。

早在崔子韜進門的時候,韓郡守、臧都統連同他們身後一二隨員臉上就露出驚異之色,目光更是死死盯住了他的斑斕虎眉和異色眸子。

待得崔子韜開口說話時,嘴裡那幾顆鋒利獠牙更是再也遮掩不住,明晃晃地展現在了眾人面前。

韓郡守臉上難掩震驚,竟是忍不住站起身來,快步走到了崔子韜面前。

他抵近端詳這位常樂縣令半晌,又猛地回頭看向丁承淵:「侯爺,他這是……」

丁承淵哈哈一笑,明顯心裡極為暢快,旋即正色點頭,語氣鄭重地說道:「正如諸位所見,我這位世侄血脈復甦,已是不折不扣的東萊君嫡脈血裔,其血脈之濃郁更是本侯生平僅見,他日成就不可限量!」

「東萊君本就有大功於社稷,丁、崔兩家又是源遠流長的血親,待本侯奏明國主,不日必定有爵位職銜降下,掖城崔氏將再回聖姜門庭之列!」

得到了安豐侯的親口確認,韓郡守登時面容一肅,立刻後退兩步,朝崔子韜拱手為禮:「失敬了!九真郡守韓嵩德,為掖城崔氏賀!」

幾乎同時,臧都統也站起身來,朝崔子韜一抱拳,神情端肅、嗓音渾厚:「九真郡軍都統臧海梁,為掖城崔氏賀!」

其餘幾個隨員更是深深一揖,齊聲恭賀。

見到這一幕,齊敬之不由深感訝然,這才真正意識到了聖姜門庭這四個字的分量,竟然可以顛倒尊卑,令郡守和郡軍都統向一個縣令折腰。

與此同時,想要成為大齊國主、世家和官員們認可的聖姜門庭,遠不只是聖姜嫡脈血裔這一個條件,譬如盧敖同樣是血脈復甦,還是更為久遠尊貴的玉角神農氏一脈,卻也只是被董茂帶去了國都鎮魔院蚩尤司,其父母和盧家大郎雖得了些許好處,但比起掖城崔氏,委實是雲泥之別。

聽丁承淵的話音,要想列入聖姜門庭,先祖在大齊建立的功業、獲得的爵位乃是重中之重,有安豐侯丁氏這等有分量的親族為其上書討封亦是不可或缺。

那郡守韓嵩德原本還有些遲疑,可在得到丁承淵的親口保證後,便立刻轉變了態度,只因在這些九真郡的官員們看來,掖城崔氏有了這幾個條件,家族復興已是板上釘釘的事了。

身處閣中眾人的恭賀聲中,崔子韜的身軀登時輕輕顫抖起來,整個人竟好似酒醉醺然,很有些立足不穩。

他眼中淚光閃動,連忙深吸了一口氣,緩緩躬身回禮:「多謝諸位大人!崔某虛度二十六載,庸碌毫無所成,幸賴國主洪福、祖宗垂青,一朝得傳東萊君衣缽,得以發揚道統、報效君王,自此重振家聲有望!」

說到動情處,崔子韜已經語帶哽咽:「子韜自知德行淺薄,受命以來誠惶誠恐、如履薄冰,若蒙諸位大人提攜教訓,不勝感激之至!」

「不敢!」

郡守韓嵩德再次莊重回禮,肅然說道:「崔氏中興在即,老弟前程萬里,只等侯爺上書、國主降恩,便可青雲直上,又豈是我等可以胡亂嚼舌?」

他頓了頓,復又說道:「更何況如今城中局勢糜爛,除了這閣中的幾位,本官竟不知還能相信誰人。掖城崔氏乃是聖姜之一,自然可以信任,老弟又是郡城附郭的縣令,此來正當其時!」

說罷,韓嵩德又將目光轉向了一旁的齊敬之,顯然在這位郡守的心目中,這暖閣中能夠信任的人裡頭,並不包括這個面生的少年。

見狀,齊敬之當即上前一步,抱拳道:「麟州鎮魔院緝事番役齊敬之,應丁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俠骨槍魂江湖路

洛驚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