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龍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9章 道友,嚼龍,屠龍氏,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筋強骨健、怪力無窮。韋兄即便學了我的功法,若無一柄利器在手、幾分運道加身,到底誰把誰打趴下還猶未可知。」
「那就是有機會了!」
韋應典聽了,反倒是哈哈一笑:「既然如此,若是他日那殘經的原主前來問罪,愚兄自當與賢弟共擔之!」
說著,他便長身而起,向著齊敬之一揖到地:「正所謂達者為先,韋應典見過道兄!」
齊敬之立刻起身,抱拳還了一禮。
兩人復又坐下,氣氛又與先前不同。
眼見不過三言兩語之間,齊敬之與韋應典就定下如此大事,極為契合、無比珍貴的功法說送就送,來歷不明、胡亂拼湊的殘經說學就學,明明一個要拉另一個試驗功法、替死墊背,另一個卻毫不在意,只關心能不能把別人打趴下,一旁的守湖人不免瞠目結舌。
一約既定,齊敬之便將這件事暫且拋在了腦後,轉而問道:「兩位可聽過大齊鉤陳院這個衙門,可知曉龐眉其人?」
聽他有此一問,獺公收拾好情緒,搖搖頭疑惑說道:「斬蛟鎮煞理應是鎮魔院的職司,實不曾聽說過什麼鉤陳院。」
韋應典則是在冥思苦想,片刻之後才遲疑道:「勾陳六星,乃六宮之化、帝之正妃。故而《樂緯》有載,勾陳「主後宮」。可聽賢弟所言,這分明是個掌兵權、設都統、主殺伐的衙門,又與後宮有關……難不成是哪位先王用來護衛宮禁的國主親軍?」
他拍了拍腦袋,又搖頭道:「真是怪了!禮部收藏有大齊歷代典章制度,其中就有衙署官制,我多少也曾翻閱一二,可從未看見過這個名號,起碼上溯三五百年,包括今上在內的三位國主臨朝期間,都不曾有此設定。」
「再往前……我涉獵不多,可就不大清楚了,若是真有這個衙門,只怕距今已經相當久遠,那位龐都統……恐怕是不知多少年前的古人了。」
見兩人竟然都未聽過鉤陳院這個衙門以及都統龐眉,齊敬之點點頭,又開口問道:「獺公,你久在江邊捕魚,可曾見過一隻黑毛長臂、赤眼大耳的怪物?」
獺公聞言皺起眉頭,思索道:「來往江上的船伕漁娘倒是時常提起,附近水中常有一隻生著黑毛的爪子伸到船上討要吃食,卻無人見過其全貌。我受身份所限,從不到江上去,也就只是聽聞,還以為是水鬼江倀之類。因為那隻黑毛爪子從不傷人,我只道是那神僕鎮壓得力,是以尊駕欲入江追殺時,我才以此為由出言相勸。」
「原來如此。」齊敬之微微頷首,又看向韋應典。
韋應典見了,略有些遲疑地道:「聽賢弟……啊!聽道兄所言,此物有些像是魍象。如果道兄是在鎮煞碑附近見到,那就更加八九不離十了。」
齊敬之聞言心頭一動,不由追問道:「這又是何故?」
韋應典立刻來了精神:「說來慚愧,我能知道魍象此物,還是拜禮部的差事所賜。」
「所謂魍象,乃是一種經常在陵墓中出沒的異類,身量如三歲小兒,赤目、黑色、大耳、長臂、赤爪,據說是木石之怪,更有傳說此怪最惡,不僅以人為食,更喜食亡人肝腦!」
「好在魍象並不難對付,此怪最是畏懼松柏與猛虎,故而禮部每年會同工部修繕先王陵寢時,必要檢視陵寢各處的松柏木是否有缺、神道路口上的石虎是否受損,這一木一石雖不起眼,卻是半點都馬虎不得!」
齊敬之不由點頭讚歎:「韋兄果然見識不凡!我遇見的那隻黑毛長臂怪物就是守在鎮煞碑附近。」
「這就能對的上了!」
韋應典這位原禮部郎中臉上微露得意之色,撫掌道:
「畢竟那鎮煞碑勉強也能看做是蛟龍之墓,想來那所謂的蛟煞與屍氣也差不了太多。以我猜測,道兄遇上的那隻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