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龍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0章 飛龍喚霖、怒鶴銜刀,嚼龍,屠龍氏,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身份,見齊敬之沒有說話的意思,也就沒有開口詢問。

他略作停頓就繼續道「在鄭某看來,雖然松柏甲木之氣乃是根本,然而這天音神譜之水才是最為關鍵之物。今後不僅可以用來與若木刀靈交換赤露,更能以水潤土,土溼則能生木洩火,自然可以馴服火龍的烈性。」

「只不過若是水氣太多,則同樣有水泛木浮之憂,此所謂水宕騎虎也。這就需要火土生地以調和,方可以木之祿旺,安然吸納水氣,不致浮泛,便可降服水虎之狂性。」

「凡此種種,五行彼此相生相剋,如果有一天你能做到甲木參天,同時金不銳、土不燥、火不烈、水不狂,則可植立千古而得長生矣!」

說話間,齊敬之身上的青赤火焰勢頭轉弱,漸漸縮回體內,不再顯露於外,若木枝條也隨之縮回了長刀之內。

少年的眸子裡依舊焰光灼灼,卻也沒有了先前的非人之貌。

他收刀入鞘,拱手朝鄭仙深深一揖,鄭重致謝道「多謝前輩解惑傳道!」

琅琊君嘴角含笑,輕輕頷首「只是些極尋常的修行道理罷了,只不過越是淺顯的道理就越是知易而行難,能做到極致的就更是鳳毛麟角。」

在鄭仙與齊敬之相談甚歡的時候,安豐侯丁承淵則是驚疑不定地瞧瞧這個、瞥瞥那個,臉上神情一變再變。

從方才那隻怒鶴身上,他已經真正看清了齊敬之的根腳,只不過自家伯祖父已經不見了五百年,要說琅琊君鄭仙因為這個就對萍水相逢的齊敬之如此關照,丁承淵是絕然不信的。

先前這位安豐侯受困於金棗之內,並沒有聽到丁令威有可能歸來的訊息,是以在他看來,眼前這位琅琊君在將天台山停駐於琅琊之濱後,分明已經起了廣納英才、培植勢力的念頭,而出身仙羽山、天然就有一分香火情的齊敬之便是一個不錯的人選。

感知到丁承淵滿是疑慮的目光,鄭仙卻沒有如何理會,只是淡淡地瞥了一眼這個心事重重的晚輩,就讓這位安豐侯躬身彎腰、垂首待罪。

鄭仙輕哼了一聲就移開目光,舉起白鸞尾一扇,又將虎君道人放了出來。

這個出身天衣教的大修士終究是修為不凡,明明先前還奄奄一息,在金棗中休養了片刻就已經回過了一口氣,看上去輕易是不會死了。

他甫一落地便睜開了一對明亮招子,虎睛泛金、顧盼自雄,縱是一臉病容亦難掩其威。

然而當這個虎相道士看清了淵深難測的琅琊君鄭仙,看清了低眉垂目的安豐侯丁承淵,看清了金鼎和剩餘幾枚金棗,尤其看清了那尊被裝在金棗之內、眉心釘著一柄金漆短劍的大黑明神,他的氣質就陡然一變。

「貧道虎蟜,乃是天衣教騶吾一脈,敢問前輩高姓大名?」

虎君道人恭敬施禮,周身惡氣全無,乖巧得好似一隻大個的虎斑貓。

「虎蟜?蟜者,其狀如人而虎紋,據說乃是崑崙之墟內的異種,你得了這個名字,可見被門中師長寄予厚望。」

琅琊君鄭仙的語氣皆為平淡,聽不出絲毫喜怒「只不過比起那頭逃入黃泉的天狗幼獸,你這個騶吾一脈的傳人實在相差太遠。」

「前輩何出此言?」

虎君道人霍然抬頭,臉上便有不忿生出,悶聲道「那狗皮老兒論修為尚不及貧道,論膽色謀略更是不堪,論向道之心更是整日偽裝成跛足癩頭之犬,在凡塵俗世中打滾廝混,哪裡有半分口吞日月的天狗模樣?」

鄭仙呵呵一笑,輕輕搖頭道「騶吾者,白虎黑紋、五采畢具,尾長於身、日行千里。你連騶吾真形都未證得,不過山君而已,也配笑話人家?」

「這也就罷了,騶吾乃是古之仁獸,非自死之獸不食,你卻是頭冤煞遍身、倀鬼滿腹的兇虎,更是判若雲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修真界苟道長生

作者名好難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