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龍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9章 回日之刀,嚼龍,屠龍氏,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為精進而逐步解封,直到點燃道火,再將此刀祭煉一遍,便可真正驅使自如。」

「另一條路麼……你此刻上前來握住刀柄,無論是以力服之,還是以利誘之,又或者以誠感之,只要獲得刀靈認可,便能立刻將這柄靈器之刀收為己用。」

說罷,琅琊君鄭仙就閉上了嘴,笑吟吟地瞧著眼前的少年,目光裡帶著幾分考校之意。

齊敬之默默點頭,旋即緩步繞過金鼎,站在了煎人壽麵前。

他看著近在遲尺的長刀煎人壽與若木刀靈,心中暗忖「不能用藏鋒法麼?是了,齊虎禪初生之時靈性淺薄、不成形體,才能被我輕易定下名分,如今這煎人壽的刀靈乃是一株成型的若木幼苗,自然不會輕易任我擺佈,而且認一棵樹做兄弟也太過詭異了。」

「第一條路固然最為穩妥,只是我若選了這個取巧的法子,又如何配得上如今的煎人壽?更遑論斬龍足、嚼龍肉,登海湄而抑東流之水,臨虞泉而招西歸之日了!」

「至於第二條,以力服之、以利誘之、以誠感之……」

齊敬之的目光從若木刀靈那些形如銅鉞的碧金葉片上掃過,心中又是一動「似乎這刀靈與心骨有些相似,是可以有所改易的……青葉而赤華麼……」

眼見少年陷入了沉思,琅琊君鄭仙忽地拍了拍手「接下來,便該處置這場變亂的三個禍首了!」

說罷,他隨手舉扇一揮,丁承淵便悠然醒轉。

這位安豐侯霍然睜開眼睛,因為身上並無傷勢,看上去精氣神與先前並無二致。

待得發現自身被困,他才臉色驟變,連忙將身軀一掙,只不過理所當然地沒能破開金棗的束縛。

又勉力試了兩次,丁承淵終於死心,神情反而平靜了下來,隔著近乎透明的棗皮舉目環顧,旋即就死死盯住了鄭仙。

他與琅琊君那雙猶如藏著碧海青淵的眸子一對,堅持了幾息時間就果斷挪開了目光,又落向了對方手裡的白羽扇,繼而是地上那尊一看就非凡品的金鼎。

「白鸞尾?金灶神釜?」

似乎是終於確定了什麼,安豐侯丁承淵臉色再變,凝聲開口道「手持白鸞尾,夜掃南山雲。鹿飲寒澗下,魚歸清海濱。可是琅琊君當面?」

「哦?你聽說過我?」

鄭仙聞言笑問了一句,雖然是問話,語氣卻頗為肯定。

丁承淵立刻點頭,神情竟明顯鬆弛了下來,戒備之意隨之大減「仙台仙山見神蹤,仙爐仙居映碧空。又聞海上傳鶴戾,卻是蓬萊千歲翁!」

這位安豐侯似乎極為清楚琅琊君的喜好,竟然張口就吟誦了一首馬屁詩,甚至還特意帶上了鶴唳之語。

他略作停頓,仔細觀察了一番琅琊君的神情變化,這才繼續道「承淵身為丁氏子弟,自幼時起就聽說過君上諸般事蹟,更聽聞當年伯祖父靈虛公與君上乃是刎頸之交,心中仰慕已久,只可惜始終緣慳一面。今日得見,幸何如之!」

說罷,這位安豐侯明顯想執晚輩禮,奈何身軀為金棗所縛,無論如何也動彈不得。

見狀,琅琊君當即一揮白鸞尾,棗皮飛速融化,將丁承淵放了出來。

鄭仙看著這位丁令威的後輩族人,點點頭又搖搖頭「鄭某師尊還在時,天台山由神鰲揹負,浮游海內、不紀經年,自然被歸入了蓬萊諸仙島之列。」

「如今我為碧海仙宗之主,已然放鰲歸去,將天台山停駐於琅琊之濱。自今而後,這蓬萊千歲翁之稱卻是不必再提!」

安豐侯聞言就是一愣,眼底有陰霾一閃而逝。

他連忙落在地上,低眉垂目

、恭敬行禮,語氣之中更是頗多喜悅「琅琊與九真不過一州之隔,如此一來承淵便可時常前往天台山聆聽君上教誨,這心裡當真歡喜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修真界苟道長生

作者名好難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