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龍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9章 剜心,嚼龍,屠龍氏,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來,又幾經篡改,其中神韻已失,又如何能調和赤心木的陽火之毒?
朱衣侯沉默半晌,忽地扭頭目視亭外那幾名路岐人,將赤紅大袖一甩:贈以金銀,送歸來處!
謹遵府君之命!
緇衣大龜不知從何處冒了出來,先是大聲應命,隨後帶著幾個黑衣侍從將一眾路岐人扛了下去。
朱衣侯收回視線,眸光略顯黯淡,嘆息道:鄧兄所言,邾某又何嘗不知?可先前鄧兄也說了,這赤心木含陽於內,南方之火所自藏焉,乃是極為難纏的陽火之毒,我不用日主秋神降霜之曲壓制,又能如何呢?
此言大謬!
鄧符卿立刻大搖其頭:道經有言,天地相合、以降甘露,甘露既降、朱草萌芽!霜雪太過酷烈、雖可壓制陽火之毒,卻無調和滋補之效,乃是治標不治本。
要調和陰陽,這天地甘露才是上佳。要引甘露,必以聖音,正如前人詩云,琴瑟擊鼓、以祈甘雨!你是朱襄氏後裔,豈不聞這位聖皇賴以成道的來陰之瑟、喚霖之曲?
聞聽此言,朱衣侯當即苦笑:邾某豈能不知!方才鄧兄也說了,上古朱襄氏之時陽盛陰衰,常刮怪風,大風起時天昏地暗,飛砂走石,天干地裂,草木枯黃,五穀不收。
朱襄氏乃以柘絲、良桐制五絃元瑟,一撥絃而怪風漸息,再撥絃則彤雲密佈,三撥絃則大雨降下、百草萌發,從此風調雨順、百姓安居。不瞞鄧兄,邾某單名一個柘字,便是由此而來。
奈何後輩子孫不肖,時至今日,連朱襄氏這個名號都已漸漸湮沒無聞,更遑論什麼來陰瑟、喚霖曲了!
說罷,朱衣侯邾柘忽地反應過來,死死盯著木雕老叟,臉上盡是不可置信,卻又隱隱帶著一抹期待。
就見鄧符卿哈哈一笑,點頭道:你曹江這一支沒傳承下來,未必別處也沒有!那把被尊為元瑟的五絃來陰瑟,老夫確實沒本事尋來,可這《飛龍喚霖譜》嘛……嘿嘿!
聞聽此言,朱衣侯鬚髮皆立,神情更是扭曲,驚疑與狂喜交雜:鄧兄,此事可開不得玩笑!
鄧符卿反而收起了先前的輕佻神情,正色道:你就說換不換吧?有了這本古譜,邾道友便可以調和陰陽、更進一步!
我瞧你心裡是捨不得曹江這片祖上基業的,又好不容易混成了齊王的心腹之神……雖然沒了赤心木的樹心,無法再走炎皇陽火之道,可若是若是龍書、霖譜在手,未必不能將飛龍氏的道統立起來,去爭一爭四瀆尊位!
聽到此處,朱衣侯猛地站起身來,咬著牙一字一句說道:換!只要曲譜為真,邾某便與鄧兄換了!
等的就是你這句話!
鄧符卿朗笑一聲,忽地張口一吐,竟吐了一卷竹簡出來,徑直飛向了朱衣侯:還請邾道友賞鑑!
朱衣侯連忙伸手接住,一屁股坐回凳子上,開啟竹簡只是粗略看了幾眼,忽地渾身一震,周身氣息亦生出某種玄妙變化。
與此同時,江風似乎愈發的大了,曹江之水的奔流之聲驟然響亮,連帶著整條畫舫都隨之晃動起來。
風聲、水聲、畫舫的吱呀聲,似乎組成了某種奇妙的韻律。
齊敬之心間的怒鶴長鳴一聲,亦開始隨之翩翩起舞,心中的燥意、體內的靈氣與藥力皆平和了幾分。
鄧符卿聽了片刻,忍不住輕輕頷首:妙哉!不愧是人族聖皇朱襄氏的成道之樂!可惜這譜子對血脈有要求,又與老夫所學不合,聞之只覺心曠神怡,卻半點兒玄妙都領悟不出。
聞
言,朱衣侯猛地抬頭,神目開闔、光華燦燦,將竹簡一合,放在了桌上。
祂心情大好,笑著解說道:琴瑟皆聖皇之器,確實與道門傳承有所差別。瑟者,嗇也、閒也,所以懲忿窒欲,正人之德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