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龍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96章 虎橋四校尉、鬥閣兩星君(三),嚼龍,屠龍氏,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穆公乃太公曾孫、丁公之孫,亦是姜姓鄣國的開國之主。”

章居庸略作停頓,看著一臉驚愕之色的少年,語氣裡帶著莫名的愉悅:“嗯,正如你心中所想,本官與九真丁氏、掖城崔氏同屬丁公一系。”

“雖說歲月久遠、血脈已疏,但勉強也能攀上遠親。如今這兩家……似乎都巴不得你快點去死啊。”

齊敬之原本聽得有些懵,聞聽此言反倒鎮定了下來,當即不答反問:“那章將軍呢,也想要下官去死麼”

“本官”

章居庸似乎並不是一個能繃住笑的人,略作沉默之後忽然就哈哈大笑起來。

“姜姓鄣國早被大齊所滅,成了如今的昌州豫章郡,而當時領軍滅國之將正是出自九真丁氏和掖城崔氏的老親!至於理由麼……”

“這些摯愛親朋一致認為,鄣國宗室已經被源出東夷太昊的任姓章氏鳩佔鵲巢,若不犁庭掃穴、正本清源,則東夷任姓之國便要復辟於東荒了!”

章居庸猛地收住笑,目光灼灼地盯著齊敬之:“鳩佔鵲巢啊……聽上去是不是很耳熟”

“你問本官作何想法姜姓鄣氏失去了曾經的都邑,只能去掉右耳刀,成了如今無國可歸、寄身大齊的姜姓章氏,愈發與任姓章氏難以區分,這些全都拜丁氏、崔氏所賜。”

驟然聽到這樣一段古史,包括齊敬之在內,眾人大都有些入神,唯獨驪山廣野的臉上有些不自然。

姜姓章氏在族氏上的變化,與姬姓驪氏改稱酈氏恰好相反,而酈氏其實並沒有獨屬於自己的城邑,比起佔據王都外郭的東郭氏差遠了,其改氏之舉多少有往自己臉上貼金之嫌。

於是眾人之中,反倒是章居庸本人的神情語氣最是平靜,沒有什麼仇恨之意流露,也不知是他寄人籬下、刻意隱忍,還是年代久遠、早已釋懷。

齊敬之覺得多半是後者,否則以此人的出身,若是依舊心懷怨憤,絕不可能取得國主與閣老們的信任,擔任開陽輔弼這樣的要害官職。

就聽章居庸繼續道:“齊敬之,既然那兩家都不待見你,本官自然不能如他們的意。你今後來此候見時,大可以到我這裡飲上一杯清茶。”

“至於私下裡……本官從不與任何世家、宗派的掌權人以及在任實權官員建立私交!”

聞言,齊敬之忍不住鬆了一口氣,若是果真如此,對方多半不大清楚丁承淵與仙羽山的淵源。

他才要開口致謝,就見章居庸朝自己招了招手,嗔怪道:“還愣著做什麼早就給你倒好了,再不喝就涼了!”

這位身具要職的武德將軍指著身前几案上的另一個茶杯,就像在招呼家中子侄。

呵,沒想到此人還是個急脾氣,而且言出必踐,才說要請喝茶,立刻就得兌現。

少年無奈,只好硬著頭皮上前,隔著几案與章居庸相對而坐。

說實話,茶好不好齊敬之不知道,這屁股底下的異草卻著實硌得慌,竟好似坐在了針板上。

眼見少年為了坐得舒服些,正在悄悄扭動屁股,章居庸又給自己倒了一杯茶,臉上露出一絲促狹笑意。

他舉起茶杯,朝頭頂枝葉均勻的大樹傘蓋遙遙一敬:“此為平露之樹,能察四方之政。”

“平露生於中庭、以候四方,國家平則樹冠正,國有一方不平,則冠有一方稍傾。”

說罷,章居庸又朝兩人屁股底下枝葉平正的異草敬了敬:“此為華平之草,能正王者之德。”

“華平者,王者有德則生,德剛則仰、德弱則低。”

“也就是說,平露之樹的枝葉分佈越是均勻,大齊的四方就越是安定;華平之草越是扎屁股,國主之德就越是剛強盛大。”

於是齊敬之不再挪動自己的屁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修真界苟道長生

作者名好難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