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地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1節,小飯館,少地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彈了一會兒之後竟然還出汗了!
肖鑫和秦勇這兩個一到冬天就把自己裹得狗熊似的滿地打滾的漢子越發對這個愛不釋手,“難為你們怎麼想的出來,這個又輕又軟,穿在身上雲彩似的,一點兒不費勁兒!”
羽絨服的外面是他帶回來的厚實防風布,展鴒反覆考慮之後沒讓唐氏拆了原來的細棉布面兒,而是直接加了紐扣,把這層布面又扣在了外面。
如此一來,這個就成了裡外兩層可以拆卸的。回頭穿髒了,直接把外面那層扒下來洗了曬乾也就是了,裡面的根本不用動,無疑大大增加了實用性和使用壽命。
席桐就笑,“以後你們冬天都來這裡過冬,每回走的時候再捎一件新的,這個也得替換,不然該不暖和了。”
現在科技有限,暫時找不到能替代那種黑科技內裡的料子,羽絨服難免有點跑絨……
幾匹馬跑的野了,拉著雪橇嗖嗖的,要不是幾個人拉住韁繩,它們一準兒能給你來個漂移!刺激的了不得。就連有心事的郭先生也忍不住面帶笑意,暫時顧不上去想那些煩心事了,其他人更是大聲說笑,快樂極了。
中午就在山上吃飯。
結結實實的紮起來大帳篷,外面掛上劉家送的厚重羊毛氈子,瞬間隔絕風雪。裡頭生火,真的一點都不冷了。
郭先生難得有興致,湊上去細細的看那些羊毛氈子,“以前老夫在京城的時候倒也見過,只是沂源府不大多。前兒你給我們送過去的地毯也是這家裡出的吧?”
“對,”展鴒一邊準備調味料,一邊道,“北邊風雪大,冬季漫長,又有不少在外面漁獵的人,用的自然多些,越往南越少見。沂源府冬天習慣貓冬,自然就少些。”
席桐和肖鑫、秦勇都在一邊打下手,片肉的片肉,捶打的捶打,都乾的熱火朝天。
郭先生和紀大夫很少這麼近距離看做飯,還覺得有些新鮮,又看見了幾樣自己從來沒吃過的東西,不由得有些好奇,指著其中一個盆子問:“這是些什麼?也沒個正經模樣,這樣稀奇古怪張牙舞爪的。”
展鴒笑道:“這是海里的東西,因為手腳多,當地人叫它們八爪魚。”
紀大夫就有些踟躕,“這樣腥氣……”
能吃嗎?
展鴒反問道:“海帶差不多也是跟它一個地方出來的,那個好吃嗎?”
倆老頭想也不想的點頭。
那肯定好吃啊!海帶排骨湯、滷海帶、涼拌海帶絲,嘖嘖,鮮甜味美,真是絕了。
展鴒今兒帶了火鍋和一個帶鐵盤的燒烤架,都是專門找當初幫忙做蒸餾器的那個鐵匠打的。如今鐵匠都認識他們了,知道一家客棧的人最喜歡弄這些奇奇怪怪的玩意……
她將泡發好的魷魚清洗乾淨,切了幾道小口,用籤子穿了,按到鐵板上滋啦作響!
魷魚乾泡發的到底比不上新鮮的,可誰讓他們住在內陸城市呢,有這個吃就不錯了。
中間展鴒還幾次撒了點白酒去腥,烤好之後又加了辣椒麵、花椒粉、孜然等,味兒倒也還不錯。
郭先生吃的頻頻點頭,時隔數日,終於砸吧著嘴兒主動要酒喝了。
紀大夫也愛吃,只是他的牙口不如郭先生,吃了一串就覺得嘴裡都痠痛了,只好不情不願地放下,又一臉幽怨的瞪著抿著小酒吃魷魚須的郭先生,“挺香啊?”
郭先生樂呵呵點頭,“香,香著吶!”
因為有了劉家送的羊乳酪,展鴒又非常開心的用糯米白年糕做了夾心的年糕乳酪丸子,香香甜甜,老人和孩子都跟喜歡。
劉家夫婦身上有種北方人特有的豪爽大氣,又有心交好,送起禮來那叫一個不要命,展鴒和席桐光是回禮就給了兩車……
因為吃了烤魷魚和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