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地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0節,小飯館,少地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說的有些道理,可似乎又有哪裡不大對勁,“王郎,你,你說的甚是有道理,可,可爹爹說了,只是立個字據,他絕不會給外人知曉,左右你這般才高八斗學富五車,秀才的功名還不是手到擒來?寫了字據又有何妨?為了我,你只當是為了我罷。”
王書生用力一甩袍袖,義正辭嚴道:“不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既然有人知,便不能做這等昧良心的事!”
正說著,劉太太忽然從外頭推門而入,陰沉著臉冷哼道:“你也有臉談聖人,說這些漂亮話!左不過是自己內中空空是個草包罷了,生怕做得出,卻做不到!如今你也二十多歲了,卻還是白身,如何有顏面往自己身上貼金?天下多少三十來歲的進士?也不算稀罕!便是我劉家去榜下捉婿,也未必無人應!若你果然跟自己說的似的能為,如何人家行,偏偏你就不成?”
什麼阿物,還真當自己是個寶了!
王書生一張臉又紅又紫又青又白,簡直活像是開了染料鋪子,再配上方才被劉太太扭著廝打時留下來的戒指血痕,端的滑稽。
芸娘還要說話,劉太太卻不願再聽,只對外頭道:“來人,扶小姐回馬車,也將這拐帶良家婦女的賊人綁了,堵住嘴!稍後咱們便回去!”
左右是勸不回來了,可若將這混賬就這麼放了,他們卻也不甘心!
他們劉家固然不是官身,可很多事情只要錢多了,說話做事卻比做官的更有分量更乾脆。左右如今王書生還是個平頭百姓,只要他們跟當地父母打聲招呼,這柺子的罪名就跑不了!
先名正言順的給他幾十板子,再去外頭採石場做幾年苦工,甚麼功名,甚麼科舉,都去他的!
劉太太才說完,幾個粗壯的婆子、小廝就進來了,一個個如狼似虎,很快便將芸娘和王書生分別帶走了。
稍後,劉老爺同夫人商議,“芸娘……眼見著是好不了了,苦說無用,還是先給她挑個穩妥的尼姑庵送去,磨幾年心性。一來說出去好聽,二來也避開風頭,別叫人聯想到她身上去。過幾年瞧瞧,若是果然大徹大悟,再給她挑個好人家不遲,又有替父母苦修的名聲在,婚事差不了。若是還不行……只叫她待著吧,也別回來了!”
十月懷胎,到底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劉太太不免心痛難忍,可事分輕重緩急,關鍵時候她也是拎得清的,當即含淚道:“城外六十里有個雲外庵,很是清淨又幹淨,我去上過幾回香,掌庵的尼姑是個有道行的,心性也正。回去我便捐一筆香油錢,只叫芸娘去帶髮修行,也不必額外伺候,每日同其他尼姑一般,該早起就早起,該唸經就唸經,該做活就做活,每日青菜豆腐,且看她如何吧。”
、
不是口口聲聲願意同那壞坯子同甘苦共患難嗎?那你就先試試!
兩人商議已定,劉老爺也不願意在外頭養病,就決意明日辭行。
劉太太與他說起來紀大夫的身份,又道:“想來這掌櫃的也不是什麼簡單人物,如今又幫了咱們大忙,終究得好生謝過才好。”
說到生意場上的事兒,夫妻兩個立時精明起來。
劉老爺聞言點頭,沉吟片刻,又道:“如此,你我且去親自謝一回,你小心打聽一回,看能不能問出究竟是個什麼來歷。若不能也就算了,別反而惹惱了。”
劉太太點點頭,“我曉得。”
約莫一個時辰之後,展鴒和席桐就見到了前來辭行的劉太太,倒也沒有強力挽留。
劉太太再三感謝,又不著痕跡的看了她重新換過的新衣裳:丁香色底料上有露草色繡球花紋,中間還有飛翔的蝴蝶、蜻蜓,光華璀璨,紋樣繁複,乃是南邊一等一的提花錦緞,織造艱難,細密卻不厚重,最適合眼下的天氣穿。如今外頭尚且沒有,只供官宦人家買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