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二百九十四 大漢天下並不安穩,玄德,御炎,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經過實踐,大家不得不承認,集體生產的模式確實比小農生產模式有更強的抵禦災害的能力,也更能維護官府的需求。
比如在用工層面,集體農莊就是能很好的協調官府用工和農業生產方面的事情,能夠在某種程度上做到用工生產兩不誤。
涼州的農業水利設施大多荒廢且劣質不堪用,集體農莊需要全新的水利設施來抵禦自然風險,也需要人去建設,但是用工荒,官府拿不出太多的人力來支援,只能集體農莊自己出手。
他們協調一下,農莊內的勞動力們輪換著來,一撥人建設水利工程,挖水溝,一撥人則繼續翻土種地鋤草,於是農業生產和水利建設就都搞起來了。
雖然現在還沒有迎來收穫的季節,但是隨著下一個收穫季節的到來,涼州的農民們必將得到豐收的喜悅。
而且更關鍵的是,涼州,並不需要農業生產去補貼太多的東西。
集體農莊的生產模式是非常高效的,它的下位模式屯田就曾經是秦人制勝的法寶,也是漢武帝開拓西域的法寶,更是曹操爭霸中原的法寶,對於積攢糧食辦大事是很有效果的。
如果官府沒有更多的需求,想要讓農民吃飽飯,搞屯田是絕對有效果的。
就怕為了建設其他的產業,拿走的太多,而留下的太少。
涼州雖然百廢待興,但是也沒有太多的東西需要建設,建設的無非是一些常規的傳統的東西,手工產業也遠遠沒有到需要吸血農業的地步,不至於從農民手中拿走太多。
劉備給集體農莊定下的稅收並不高,充分考慮了農民的積累需求。
所以他有信心,在比較短的時間內讓涼州農民有較為豐厚的糧食儲蓄,讓他們意識到集體農莊的好,更願意支援這個政策的存在。
而官府也從中看到了好處,推動這一政策推動集體農莊遂成為州府的一種基本策略得到承認,不再被質疑。
隨著集體農莊的建設,一些傳統的地方基層組織也開始變得不那麼必要了。
本來戰亂之中這些地方的基層組織就崩壞的差不多了,有了集體農莊的存在和管理,一些人建議的重新設立鄉里管制人員的聲音也就漸漸的不見了。
值得一提的是,隋以前,中國並沒有真正意義的皇權不下鄉,而是在編戶齊民的基礎上對人口有著相當嚴密的管制,比如鄉、亭、裡、什、伍等各個層級對人口的管制。
這種嚴密的管制設定給秦漢第一帝國提供了強大的動員力,創下了輝煌的軍事成果。
但是時過境遷,劉備意識到,官吏太多不是好事。
尤其在涼州這種地廣人稀的地方,更加不需要那麼多的官吏增加老百姓的負擔。
就算是中原人口稠密地帶,加在一起,也不過數千萬人口,比起後來三四億人口時期的明清時代,管理上要輕鬆得多了。
所以在劉備的推動和堅持下,涼州官府開始適應以縣府直接對接集體農莊、傳達上級政令要求的行政流程。
至於在這個制度推廣過程中那些至今還留存當地的地方性家族的不滿,劉備並不在意。
集體農莊的全面推廣在涼州是有必要的,不管是誰,和他站在對立面上,都沒有好的下場。
一個農業生產穩固且發達的地區,經濟必然穩固,經濟基本盤穩固了,政治也就能夠穩定下來,社會環境就會從動盪轉為穩定。
所以以漢陽郡為中心,涼州的基本局勢開始以相當的速度走向了緩和,從大亂到大治的道路,似乎並沒有那麼的遙遠。
但是與此同時,整個大漢天下並不安穩。
時間進入了中平四年,二月,劉備出發開始巡視整個涼州的時候,滎陽郡爆發了起義,義軍開始聲勢浩大,攻打中牟,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