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風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1節,奉旨撒嬌,不是風動,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出聲,連最有經驗的船長都看不出來。
他忽而想到,如果自己也能扮成姑娘的模樣,是不是就能名正言順地嫁給玉旻了呢?
好像是一個辦法。但他同時知道,這個辦法治標不治本,在他以前,卜瑜、霍冰乃至其他人肯定也想過。
子嗣問題永遠是心頭大患,按玉旻那個又彆扭又要較勁的性格,也絕對不可能同意娶別的女人回來當妃子,就他知道的,卜瑜和他以前都試探著問過許多次,但玉旻的反應都是一樣的:不行。
這樣要他怎麼辦呢?
明慎再想一想,覺得問題又要回到原點,因為這是他沒有想明白的最後一點,他也理所應當地當做是最後的希望:那人叫他換個名字,他理解的言下之意是讓他換個身份,可為何一定要強調不換姓?
他這個小腦瓜實在是想不明白,索性就先放著,去了江陵找那據說易容術出神入化的師父,先學扮作女子的辦法。
可是他按圖索驥,找到了一家金匠的店鋪,卻被那裡守著鋪子的小學徒告知:老闆們出去旅遊了,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回來。
明慎想了想,乾脆留下來做了個學徒幫工。他本來就有修補金玉珠花的本事,做起來居然還算順手。
那小學徒在最初的莫名其妙之後,也對他慢慢地放下心來,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兩個人把因老闆不在而格外冷情的店鋪經營得紅紅火火。
明慎也老實說過自己是想來學易容的,最後經學徒之口得知,原來這家金鋪的老闆原先姓蘇,便是在湖北、兩廣間往返唱戲的伶人,後來與當醫女的老闆娘相識後成了親,便開了這家金鋪,安定下來。夫婦倆每隔一段時間便會出去遊玩一次,幾個月一回來,沒有子嗣,倒是落得一身輕鬆。
他補珠花補到第二個月的時候,這對夫婦回來了。年歲稍長,都是四十上下,但二人都相當有風韻,一見便是生活安逸、恬淡自在的人。
見到鋪子裡多了個人後,他們倒是沒顯得有多奇怪的樣子——據小學徒說,他經常招些零工過來,故而他們見怪不怪。
等聽明白明慎的來意之後,蘇先生首先發話了:“教你倒是沒什麼問題,可是年輕人,易容術實屬歪門邪道,你若不告訴我們你要學來幹什麼,我怎敢放心教你呢?”
明慎猶豫了許久之後,磕磕巴巴地講了實話:“不瞞您說,我原本姓明,原來家裡是在京城的,後來出了一點變故,家中只剩我一個人。我……愛上了一位男子,想嫁給他,他也立誓不再與別人好,可他位高權重,不能只娶一個男人,必須有子嗣……再加上外人的眼光,若是隻娶一房男妻回去,會遭人非議。我沒什麼,可是我拗不過他的意思,也不願意見他為我一意孤行,所以……”
“所以你就跑過來,想要易容成姑娘的模樣,好歹折中一下,是麼?”蘇夫人笑了,安慰他,“不用怕,也沒什麼不好意思的,既然如此,你便先跟著學罷。只是你這個嗓子……”
明慎有點緊張地望著她:“我聽說易容還要學偽聲,會厭開合,我的嗓子現在這樣了,還能學嗎?”
蘇先生插話道:“能學,不過要讓夫人為你開幾副藥,先養好。偽聲極其傷嗓子,不過我原先唱戲,夫人是醫女,多虧了她,這麼多年被她養著,倒是沒有出太大的岔子。”
明慎就這麼在金鋪裡住了下來。蘇先生得了空,白天教他修補金玉,傍晚便教他易容、調理聲息,蘇夫人每日給他們熬護嗓湯。後來有一回,蘇先生見他補珠花補得順手,隨口跟他一問,得知明慎的父親明教明逸後,一拍手腕:“明逸!後生輩,你不早說,他是我同門的師弟呀!”
明慎正在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就見蘇先生樂顛顛地回房捧了幾個戲本子來——這些戲文年歲長久,經人手抄,有些地方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