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風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節,奉旨撒嬌,不是風動,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跋罰俸三月,明慎罰俸三年,欽此。
史官將這道處罰聖旨細化了一下:“王跋,進獻美人十五人,罰俸三月。明慎,進獻美人八人,罰俸三年, 當庭訓斥,帝面色勃然也。”
罰俸三月的聖旨也是神官過來宣讀的, 他站在明家大院裡,深情地告訴明慎:“明大人,您已經完成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壯舉——剛上任不滿一月便被罰俸三年,您得自己貼補,過會兒直接把銀子交給我就好……扯遠了,現在滿朝文武都知道這件事啦!此事足見陛下對您的器重,是希望您將心思放到工作上來,不要去想其他有的沒的,給君主找老婆這些事讓其他老頭子做就可以啦,皇上也是體察您勞心勞力,不忍見您整天琢磨這些事,故而特意加重了您的懲罰,哎喲您別哭別哭……”
明慎跪在庭院中接旨,面無表情地道:“我沒有哭。”
一遍霍冰聞聲趕到,一面興沖沖地給明慎剝著橘子,一面打量著神官:“我聽到的版本怎麼是滿朝文武都在議論阿慎,說‘御史臺新來的那個十七八歲的宛陵明氏,仗著當過陛下幾年伴讀就上趕著拍馬屁,結果馬屁拍到了馬腿上’呢?哦,應當還有‘官不大,歪門邪道的手段倒是多’之類的話罷?”
神官立即道:“怎麼會!大家都在說新來的小御史定然很受陛下器重,故而罰得比王跋大人還要重,所謂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打是親罵是愛,陛下罰您,也是希望您有更大的進步……”
“你不必說了。”明慎乾巴巴地道,“我要交多少罰款來著?”
神官立刻殷勤報價:“臣跟陛下求個情,可以為您打個對摺,一百二十石就算您六十石,三年便是一百八十石,換成銀兩大約八十兩。”[1]
霍冰在旁邊痛心疾首:“八十兩!咱們家小明還沒領到工資便要倒貼,這也太慘了罷。那個王跋要罰多少兩?”
“呃……”神官心算了一會兒,“王大人是沒有打折福利的,罰俸三月合計八十一兩。”
霍冰唏噓道:“當小官也不容易,三年的工資不比人家三個月的多。”
神官附和著感嘆:“是啊!我們也不容易,聽著在社稷壇工作,每天伙食好也沒多少事,但那叫一個窮啊!連一筐蘑菇都是不敢收的,為了彰顯咱們相容幷包、百花齊放的神學氛圍,我只收過一位番邦傳教士的賄賂——一枚金幣,花又花不出去,熔掉了也就那麼一丁點兒,我的同事為了貼補家用甚至還出去當了算命的神棍……”
霍冰很感興趣:“算命?您能具體講講麼?不瞞您說,我少年時的夢想也是出去算命,打算找一個瞎子合夥出去賺錢,您看,一個癱子一個瞎子,這不正好是橋墩子雙雄麼?”
神官和霍冰一見如故,立刻被請入了室內喝茶。
明慎一個人從地上爬起來,把聖旨收進袖子裡,而後去庫房中拿錢。明家當年被抄了個乾淨,霍家也未能倖免,好在江南尚且餘下幾畝地,但地契之類的又牽扯不清,兩兄弟在江南時,就靠著收租緊巴巴地過著,其中大半的錢都用在藥上。
別人常說:“明家養出了兩個藥罐子。”就是這個理,霍冰的腿要抓藥,常年服用補藥,明慎從小身體差,也是小病不斷的主,收租得來的錢大半都去換了藥材,剩下的錢就緊巴巴的過,每年也不剩什麼。
在宮裡他是皇后,在外頭就是個六品芝麻官,該怎麼樣就是怎麼樣。明慎翻出他趕路進京的存銀,又從他哥的行李中翻了戥子和鋼剪出來,剪了幾塊銀子後一稱,還差一點,於是又很捨不得地拿出最後一塊整銀,把它剪碎了補上,而後拿出去遞給禮官的侍從。
做完這一切後,他看霍冰還在跟禮官談天說地,於是過去吱了一聲,說自己有些困了,先去睡個午覺。
他這幾天一直睡不好,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