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風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節,奉旨撒嬌,不是風動,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事……”
霍冰又點著他的腦門兒戳戳戳:“別人說他中立,你就真當他中立,是不是傻,啊?”
明慎被他訓得啞口無言。霍冰拿起一個橘子,慢條斯理地剝了起來,跟他講著朝中事:
“你師父,烏雲雅政,看著老實憨厚,實則精明圓滑,當年張念景與青陽氏對立時,接連扳倒了所有的太子黨,意欲扶持三皇子上位,我們明霍兩家僅僅是被牽連進去,有些個交情,便被趕盡殺絕。你說,他烏雲雅政何以頂著青陽族部的大姓,穩穩地坐上了次輔之位呢?”
明慎小心問道:“因為他特別有才能嗎?”
“有是有,可天下能人眾多,他又不是帶兵的將軍,又哪裡來的多麼不可替代?”霍冰瞥了他一眼,“他早就倒戈了張黨是真,現在暗中與張黨決裂也是真。第一和第二,張念景不死,他就永遠是次輔。正是這個原因,他才收了卜瑜為門生。”
“卜瑜,此人看起來嚴謹正經,是個不偏不倚的良臣,實則早在給三皇子做伴讀時已在為青陽氏做籌謀。你知道三太子是如何死的麼?”
明慎湊近了緊張兮兮地問:“怎麼死的?”
“卜瑜教他學字,因為三皇子《敕勒歌》中的‘敕’字寫得不好,故而要求三皇子將此字反覆抄寫。一天之後,先帝——哦,現在是太上皇了,聽聞的說法卻是‘三殿下好以硃批書敕字’,勃然大怒,便挑了個時候過去看,正好看見三皇子在寫這個字——卜瑜教他寫的,撞上了,誰又說得清呢?”[1]
霍冰撕開橘子的皮,聽著嘩啦嘩啦脈絡崩散的響動,將橘子瓣剝下來後,他又開始慢慢撕開剔透果肉外邊的薄衣。
“三皇子時年與陛下同歲,百口莫辯,正逢社稷壇神官卜出除舊佈新之象,認為當有易主,太上皇一怒之下賜了鴆酒給三皇子……這一怒,就讓他折損了最後一個兒子。人生氣起來,是什麼都忘了的,更何況太上皇本來昏聵,即便張念景把控朝局,也沒有辦法另死人復生,此時還剩的皇家血脈只有海南郡王一個還未出生、不知男女的孩子,另一個便是在冷宮中的陛下。”
“後來的事你都知道了。”
霍冰將橘子外頭那層透白的薄膜都剝了個乾淨,伸手餵給明慎,明慎湊過來塞進嘴裡吃了,神情還有點驚恐:“那三皇子不是枉死了?”
霍冰露出一個安穩的笑容:“皇家人能不把人的生死當生死,他們自個兒的生死自然也在其中,這是命,誰也沒有辦法。他不死,死的或許就是你的旻哥哥,你現在再看呢?”
明慎對手指,小聲道:“我不要旻哥哥死。”
霍冰道:“那就罷了,都是快要及冠的人了,心要狠一點。”他把橘子的果肉都剔了出來放在白瓷盤裡,剝了兩個給明慎吃,剩下的讓下人拿去後廚做橘子羹。
看明慎吃得悶悶不樂,霍冰思考了一下,道:“當然,咱們家有一個人心狠就行了。”
他伸手摸了摸明慎的頭。
明慎又問道:“那那個王跋呢?他為什麼最近在跟旻哥哥套近乎?”
霍冰沉吟道:“與其說是討好,更不如說,張念景及其黨羽已經感受到陛下的壓迫力了,過來探探口風。童子科這件事可謂一石三鳥,轉移了當下最大的矛盾,也即青陽氏和昭安公主的分封一事,打壓了京中這一批不做實事的世家子弟,立威,還博得了當今寒門學子的一致好感。如果說此前還有人在觀望這場君臣之爭,那麼至少近幾年科考入仕而無好出身的人會偏向陛下這一邊,這是民心所向。”
明慎聽得入神。霍冰又給他講了許多朝廷秘聞,看明慎越來越興奮的模樣,有些無奈:“先去睡覺行不行?阿慎,哥哥我今兒被你丟在寒風中等了半個時辰,很是疲乏,改天再說啊乖。改天我出套題給你,鍛鍊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