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好道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61章 喜得弼馬溫,我能進入眾生前世,知好道人,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何為‘民心’之道?
老夫子不知道,青雲山上的諸位聖賢也不知道。但他們可以肯定,那絕不是所謂的‘得民心者得天下’一語可以解釋。
經歷萬古歲月,這方世界的聖賢們活得比其他世界都要長,其思想格局更是不同。
‘得民心者得天下’一語中,‘天下’二字就已然落了下乘。
“他為何要去尋找民心之道?”一位聖賢好奇地問道。
“據說……是向楊聖求學。”守衛山門的學子回答道。
楊聖,也就是楊罡。
如今在青雲山,他的地位已經是等同於青雲諸聖的存在了。
“啊?”
諸聖訝然。
“楊君從未說過民心二字,何故老夫子會去求學?還偏偏是從民間……”
“夫子離去時有言:民心之道,在於民。他從楊聖一言一行、頒佈的律法中,領悟到了‘民心’二字,因此主動下山求學。”
守山的學子滿臉敬仰的表情。
諸聖聞言,紛紛驚訝對視。
夫子不愧是夫子,其眼界前瞻超越了在場所有人,楊罡的理論尚未徹底成型,他竟已經提前領悟部分,無怪乎當年能成為他們這群人中的領軍人物。
“看來,我等也該走動走動了。”
“走,下山去。”
“哈哈哈哈,同去,同去!”
諸聖紛紛朗笑,懷著迫不及待的心情踏碎虛空,落向凡塵。
大唐史記記載。
那一日。
諸聖臨空,光耀九州。
眾人不明所以,只聞青雲山上學子傳言,說是為了某個尚未出世的至理。
這是一件外人看來很離譜的事。
在這個民心開化的時代,上一次楊罡寫下兵家之道立國之策,已經是不可思議之舉。還有什麼道理比這更加厲害,引得諸聖紛紛臨世?
訊息傳入天庭。
天帝與眾仙亦是看不透其中奧妙。
最後只商討出一個結論:天人兩隔,凡間的道理再厲害,也無法影響天庭對三界的統治,無需太過在意。
當然。
若是他們知道這一件事與楊罡有關,或許重視程度就不一樣了。
‘民心’之道,究竟是什麼?
離開司法天神殿的石猴王,也在低頭思考這個問題。
“猴王……美猴王……”
前方雲霧之中飄來一個聲音。
石猴王抬頭看去,卻是那滿面和善的太白神君找上門了。
“猴王這是去哪裡玩耍了,老夫正要去你落腳的寢宮尋你。”太白神君道。
“唔~~閒得無聊,四處逛逛。”石猴王吞吞吐吐地道。
“速速隨我來。”
太白神君見狀也未多想,拉著石猴王便向凌霄寶殿趕去,“陛下正與眾仙商討你的去處,奈何始終未有定論,不如請猴王親自前去,討要個官職如何?”
“不必不必。”
石猴王慌忙揮手,“伱只需說與那天帝聽,封我個閒散官職便可。本大王閒雲野鶴慣了,受不得天條律法的拘束。”
“這……”太白神君一陣為難。
可任他說什麼,石猴王也不肯去見那些天庭仙神,一心苦思關於‘西遊’‘民心’之事。
最終太白迫於無奈,只得返身回了凌霄殿向天帝覆命。
眾仙聞訊又是好氣,又是好笑。
卻聽武曲星君,一名由大周勳貴飛昇天庭的仙神,啟奏道:“陛下,如今天庭各宮各殿,各處地方,皆不少官。那石猴王如此桀驁不聽宣調,不如封他個御馬監管事,正好敲打敲打其脾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