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了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節,咬定卿卿不放鬆,顧了之,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她既常年遠離朝堂,對那些個膩歪的政事所知甚少,何來道理憑空夢見這些?更令人險些驚掉下巴的是,她旁敲側擊地向父親打聽了一番,發現當今聖人還真有個四歲的幼子,排行恰好十三。

細思之下,元賜嫻一陣寒顫。

彼時她便已有些按捺不得,再過幾日,又從留京兄長來信中得知,他近來似與朝中皇六子走得頗近。想起夢中兩年後,兄長正是命喪此人之手的,她便徹底坐不住了,收拾了包袱遠赴長安,意欲弄個清楚。

眼下,她正身在轆轆向北的馬車裡。車行兩月,已離國都很近了。

……

清早,元賜嫻在一陣顛簸中醒來,心裡苦悶。

這第三回 夢境沒什麼新鮮的,多是頭兩次情形的重複,唯一的收穫是,這回她留了個心眼,從人們嘴裡分辨出了一二訊息,大致曉得了那橋在何處。

車內,婢女拾翠見她形容疲倦,鬢髮溼漉,連忙捻起一方素綢汗巾替她擦拭,邊道:“小娘子可是魘著了?”

她回過神,搖搖頭,拿起一面銅鏡照臉,掌心壓壓面頰:“沒事,就是夢見有人誇我美。”說罷眨了兩下眼,“怎麼說的來著?哦,絕色。”

拾翠噙笑看她。小娘子的樣貌當是生得無可挑剔。眼見得冰肌玉膚,吹彈可破,黛眉如遠山,俏鼻若瓊瑤,尤為驚豔的,是一雙形似桃瓣的眼,秋水橫波,瀲灩迎人。

她附道:“那這人可是個有眼光的。”

元賜嫻點點頭,深以為然,完了朝車簾外問:“揀枝,再多久能到長安?”

“小娘子,就快了,大約午時。”

她想了想吩咐:“改道走城東延興門,咱們去漉橋看看。”

馬車拐了道彎,待巳時過半便繞行到了漉橋。

此橋去延興門數十里,算得上溝通西東的衝要,素是城中人與東遊客折柳惜別之地,因橋上送行者莫不銷魂斷腸,亦稱“斷腸橋”。

仲夏五月,豔陽當空。漉水河面波光粼粼,如生細皴,兩岸綠柳覆蔭,再遠些是數十棵花期將盡的槐樹,白槐花鋪落一地,遠望宛如積了層厚實的雪。

揀枝將馬車停在橋邊,當先下去,掀簾向裡道:“郎君,漉橋到了。”說完見元賜嫻利落步出,心下不由猛地一跳。

她隨侍小娘子多年,倒見慣了她豔麗姿容,只是此番遠赴長安,為圖行止便宜,小娘子一路皆作男裝扮相,眼下身穿月白圓領長袍,頭戴青黑軟角幞頭,足蹬烏皮靴,便似個翩然俏郎君。這一舉手一投足,險些將她的魂兒也勾了去。

元賜嫻略一停頓,抬腳往橋上走去。

她頭一回做那怪夢,恰是昨年進京受封途中,到長安後心生好奇,便走訪了附近包括漉橋在內的幾座石拱橋,卻不敢肯定究竟是哪處。如今好歹能夠確信了。

青磚壘砌的石拱橋巍峨古樸,長不見盡頭。

元賜嫻在橋上站了些時辰,細細環顧一圈,忽然問身後婢女:“拾翠,你說,若城中要犯意欲出逃,選擇此橋是否明智?”

“漉橋通往東都洛陽一帶,婢子以為,要犯經此混入繁華地界不失為良策。郎君何出此言?”

她蔥根般纖白的食指點在橋欄上,輕敲了幾下。話雖如此,但逃到這橋上被亂箭射死也太窩囊了,想想就很失風度。

她嘆口氣,不答只笑:“餓了,進城吧。”

“揀枝牽馬餵食未歸,郎君莫不如在漉亭稍候。”

元賜嫻點點頭。

漉亭是設於此橋的驛站。漸近午時,橋上來往者絡繹不絕,倒是這座朱瓦長亭隔絕熙攘,十分陰涼。

卻不料元賜嫻剛在曲欄邊的美人靠坐下,便有一陣急促步聲自長亭兩頭齊齊傳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和陛下每天偽裝仇敵

魔法少女英俊兔

皇后之妹

趙十一月

女主總在打臉時出現

如意酥

原神:我有巨龍軍團

早柚不昰狸貓

誘她深陷

花時玖

絕品神醫

李閒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