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蘋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七七章 狼狽不堪的桓大司馬,晉風,大蘋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雞冠山山形似雞冠,連綿起伏數峰相連,山不高但林密,海拔三百餘米的小山脈在丘陵之地就算是很俊偉的大山了。
桓溫一聲令下,大軍加速前行,前鋒軍千騎率先捲過官道,塵土飛揚中安然無事的透過c形彎道;桓溫久經戰陣,在軍事上從不敢懈怠,他一面傳令前鋒軍剩餘軍隊快速透過雞冠山腳下這條彎道,到前方山口設立臨時防線,一面命千名士卒沿山體一側百步範圍內搜尋前行。
眾將均覺桓溫有些太過謹慎,此地乃大晉縱深腹地,離著前線戰場尚有八十里,而且壽春派出的求援快馬明白無誤的告訴他們,壽春城正經歷著猛烈的攻擊;慕容垂只有兩萬士兵,他敢前來打援?攻城起碼需要一萬五千的優勢兵力,剩下的五千頂什麼用?跑來雞蛋碰石頭麼?
但桓溫堅持己見,大軍副帥桓衝亦小心翼翼,眾人也都沒什麼話說;當沿山百步搜尋計程車兵們傳來訊息,林中並無異狀,而且前軍桓熙部早已透過c形路口到達雞冠山北部山道駐守完畢,桓溫這才再次下令,中軍和後軍全速透過。
有些將領心中竊笑,當真是‘江湖越老,膽子越小’這裡怎麼可能有伏兵呢?要說中埋伏,那也只可能是中了野兔山鼠的埋伏,看來大司馬老了。
大軍滾滾前行,數萬士兵沿著官道排成長龍,綿延十餘里;由於此處官道沿山而走,所以比平地上窄了十步,原本可容五車並駕齊驅,到了這裡三車都嫌擁擠,右側是山,左側是牛屯河,大軍到了此處,便如同被噎在嗓子口的粗乾糧,只得緩緩而行。
將官不住的喝罵前方堵塞住道路的戰車,皮鞭子亂抽磨磨蹭蹭不走的人,打得士兵們哇哇亂叫,有計程車兵乾脆捨棄了擁擠不堪的官道,鑽入密林中艱難前行;桓溫坐在車上眼望著這一切,但無可奈何;眼看天色漸晚,紅彤彤的太陽已經離地面丈許高,初春太陽落得很快,他唯有期望在天黑前到達山北,紮營過夜了,忽然間他有些後悔自己太過謹慎,適才浪費了大量時間做偵查,給個天做膽,那慕容垂敢兵行險招來伏擊自己這四萬大軍麼?
慕容垂心思縝密,一萬三千士兵分成三段埋伏在密林長草中,另派十餘名士兵登上最高的那座雞冠頂端觀察桓溫軍動態;並以鮮卑族特有的樹語傳送訊息給專門目測接受之人,再傳達到軍中。
樹語是古老的一種傳達訊息的辦法,類似於中原的訊息樹,只是鮮卑人的樹語更為成熟,表達的意思更為複雜,譬如:立樹三棵表明敵軍三萬,一棵動而兩棵停表示敵軍前鋒正在探路;樹搖三下表示敵軍正在搜尋前進,三數同倒表示敵軍正全面行動;隱藏在高大樹冠裡的鮮卑斥候透過目測將訊息接收並傳達下來,所以桓溫的一切行動均在慕容垂掌握之中。
桓溫搜山的千餘名士兵艱難搜尋的時候,慕容垂計程車兵早已偷偷退後三百步,隱入更深的山林中,帶桓溫大軍全速透過之時,慕容垂計程車兵又悄悄的進入路邊五十步。
老孟是一名老兵,他在大晉軍中已經服役了四年,曾參與桓大司馬第三次北伐燕國的戰鬥,那一次他死裡逃生,晉軍傷亡三萬被殲五千逃回,他就是那五千幸運兒中的一員;數年的征戰讓他積累了大量的作戰經驗,在被提拔為隊正之後,他率領的這一隊五十人在收復壽春的戰鬥中一人未損,眾人都感激他,視他為最可依賴的老大哥,所以他在隊中威信極為崇高。
老孟只看了一眼前方堵塞的車馬和將官們揮舞的皮鞭,他便有了辦法,一聲令下,他帶著手下的五十名兄弟率先鑽入密林中,他們揮舞著兵刃將擋道的荊棘和橫生的枝丫全部砍掉,順順利利往前行進,大路上計程車兵們不堪擁擠紛紛效仿起老孟他們來,進入林中計程車兵越來越多,老孟不得不帶著弟兄們往更深的林間行去。
“兄弟們,老子這辦法怎樣?比那些只知道吃喝玩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