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蘋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一三章 襄陽之戰(之五),晉風,大蘋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苟萇笑道:“兩位將軍沒有不悅,他們是在高興而已。”
“哦,名將就是名將,居然連高興的樣子別人都看不出來,還以為是在生氣,城府之深,令本帥佩服之至。”苻丕淡淡道。
眾人摸不清他到底是在調侃還是真的在發出感嘆,均咬牙忍住笑意,憋得難受之極。
到了天明時分,秦軍渡河十三萬,十三萬大軍將襄陽城團團圍住,在外城開始修建工事,搭建土臺,肆無忌憚的的折騰起來。
朱序嚴令四城加強戒備,襄陽百姓全城總動員,再無絲毫懈怠之意,每個人的臉神色都變的嚴肅起來,昨夜丟了外城,天明時軍民們登高一看登時殺了眼,四下裡旌旗招展,十幾萬兵馬鋪在四城外,光是看著黑壓壓的營盤,便叫人膽寒;也幸虧他們是襄陽人,否則換成任何一座城池的百姓,恐怕也要丟了魂了。
秦兵倒不急於進攻,他們在等攻城器械的到達,護城河的浮橋尚未搭好,河面太寬,實在有些要楊安和慕容垂的好看;只能等浮橋搭好,投石車、床弩、以及攻城雲梯車盡數運達之後,方能展開全面的進攻。
這兩三天的時間對於攻守雙方都是一種折磨,等待也是一件令人焦心的事情。
朱序及時的派出輕騎趕往荊州求援,荊州刺史唐衝也剛剛接到了朝廷的聖旨,當今聖韓暮親自擬詔命他速速移師明,以便及時對襄陽城進行救援,韓暮尚未得知襄陽外城已破的訊息,所以,雖然言辭鄭重,但是倒也顯得不是很急迫。
唐衝在猶豫,他打發回去欽差,安頓好求救的襄陽騎兵之後,立刻火速召開緊急會議,唐家是江南大戶,此次新皇臺,很是得了些利益,唐門子弟在京中外地均有任命,相比較而言,除了身處京城的老爺子之外,就他唐衝的官職最大,地位最高了。
荊州這可是戰略要地,原本此地是桓溫的地盤,桓家倒臺之後,多少人眼盯著這個位置,但是唐老爺子馬力強勁,硬生生的從其他家族手中將這個肥缺擒下,唐衝從一名小小的太守,一躍而成炙手可熱的荊州太守,這對才三十出頭的唐衝來說,可謂是大好的更進一步的機會;假以時日唐衝未嘗不能累官至六部尚、內閣輔臣的地位。
當然前提是不能犯錯,這也正是唐衝如此小心謹慎的原因。
“大人,聖旨既然已經下了,襄陽又派人前來求援,卑職看,還是儘快出兵為好,萬一襄陽陷落,那可是了不得的事情。”同知吳大人道。
“吳大人說笑話呢,襄陽若是陷落怎麼會怪罪到刺史大人頭,大人的職責是守衛荊州一地,最多負有馳援之責,何來襄陽陷落怪罪大人之說?”一名唐衝心腹反駁道。
吳大人道:“即便如此,朝廷下了聖旨,顯然是要大人負起這個責任來,大人怎能抗旨呢?”
“聖旨言道:著荊州刺史唐衝速速移師明震懾秦軍,伺機馳援襄陽。這可是說的明明白白,伺機馳援,震懾秦軍,可沒叫大人立刻發兵攻打秦軍。”
“襄陽派人來求救,難道坐視?”
“當然不會坐視不管,末將建議大人即刻點兵,按照聖旨所言移師明,但是若言現在就去攻打秦兵,也太草率了;襄陽來求援的騎兵也說了,襄陽城只是外城被破,秦兵圍城而已,襄陽堅固異常,豈是說破就破得了的,再說秦人萬一圍而不攻在我馳援路設伏打援,我軍前去豈不是自投羅網?到時候襄陽沒事,倒將我荊州拉下水,誰來負這個責任?吳大人你麼?”
那心腹言辭犀利,吳大人聽到這裡再也不敢介面,也不能說他是強詞奪理,確實有這個可能。
唐衝見眾人都無話說了,適時出來開口道:“無論如何,兵是要發的,荊州七萬兵馬明日啟程前往明,著同知吳大人留守荊州,其餘諸將跟隨我前去,同時派出斥候小隊沿途搜尋,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