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蘋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一四章 襄陽之戰(之六),晉風,大蘋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六月十七,楊安和慕容垂這一對難兄難弟終於在四城寬達數百步的護城河搭起了四座浮橋。
這二人打仗是把好手,搭橋鋪路就是外行了,兩人一向分屬不同陣營,楊安原本是王猛一派的得力臂膀,而慕容垂一直以來便不受王猛待見,若不是苻堅護著,王猛早就找機會將這個野心勃勃的燕國降將給收拾了。
但是這次兩人破天荒的進行合作,苻丕命二人搭設浮橋,不管兩人如何的不樂意,但是那可是軍令,主帥的軍令若是不能完成,管你是開國元勳,管你戰功赫赫,此處又不是長安,還可有地方說理去,苻丕這愣小子一張嘴便可要了兩人的命;所以兩人思量來思量去,慕容垂別看他俊面白膚,但臉皮卻比楊安厚得多,主動和楊安探討如何搭建這麼寬廣河道的浮橋。
兩人商量到最後終於集思廣益拿出了方案;簡單的搭設竹木浮橋肯定是不行的,戰車戰馬來回踐踏,那浮橋吃水深淺不一絕對會釀成事故;最終兩人決定去四周山伐圓木。
連伐三天圓木,四萬人跟蝗蟲一般將環繞襄陽的山高大的圓木統統砍了個精光,不僅如此,山間的藤蔓、竹林也被掃了個精光;除了長草和矮樹叢還保留著之外,山超過四尺的樹木幾乎全部沒了。
接下來便是打樁,圓木的一頭削尖,插入護城河底夯實,頂端於河水相平,再在面鋪設編織好的竹蓆和藤席,最後在面鋪石子撒夯土壓實,四條立於水面之的大道居然被他們建的極富想象力,而且穩固平坦,走子啊面宛如平地。
四條道路還是揀著最狹窄的河道修建,即便如此也花費了十幾天,四萬人辛苦勞動,成果頗讓楊安和慕容垂滿意,兩人竟然在打仗之外感覺到了一種滿足感,雖然這種滿足感讓兩人均開始鄙視自己,但不得不說完成任務的喜悅感還是讓兩人心頭的鬱悶消除了幾分。
六月十八日,所有的攻城器械轆轆推望外城和內城之間的空地,外城和內城之間相隔約兩千多步,縱深雖沒多少,但苻丕原本就是打著四面同時進攻的主意,隊伍鋪的很開,倒也影響不大。
攻城器械到位之後,下午開始,苻丕開始大規模的攻城作戰;石越率三萬人攻西城、苟萇率三萬人攻南城、姚萇率三萬人攻北城、就連草包慕容暐也得以率三萬人攻東城;楊安和慕容垂再次賦閒,手中的四萬兵又併入苻丕自率的中軍之中,作為預備隊使用;壓根苻丕便沒打算讓這二位沾手戰事。
午後未時,苻丕一聲令下,四城同時發動瘋狂的進攻,四面八方的弩箭和石塊遮天蔽日的朝城頭傾瀉,將城頭堆積起兩三尺厚的石塊山,守城士兵連立足之地都沒了,他們只能抱著頭躲在堅固的城牆垛後面留下的凹槽裡,苦候空襲過去。
趁著壓制的時間,四面八方的秦兵開始衝鋒,他們推著雲梯車和衝城車,舉著大盾頂著頭,吶喊著奔向城牆,城頭守軍等到敵軍的空襲停止之後才能冒頭,一冒頭便已經發現秦軍在城下十丈之內了,弓箭手連放箭的機會都沒有,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抱起城頭的石頭往下砸,反正石頭多得是,都是苻丕送的。
城牆太高,扔下來的石頭宛如從雲端墜落一般,力道大的驚人,一塊拳頭大石頭從三丈多高的城牆頂端砸下來,砸到士兵們的身能將頭盔砸癟進去一塊,這些頭盔大多是僅僅是鐵皮打製的錐形圓頂帽子而已,又不似後世還中間加防護層,石塊砸去的強力的震動感就可以將士兵們震的口鼻出血,暈頭轉向。
幾輪砸過之後,城下遍地狼藉,滿是屍體,攻城士兵死了不下幾千人;秦軍見勢不妙,都不約而同命弓箭手前壓制,隔著往前嗷嗷衝鋒的秦兵士兵,將大量羽箭朝城頭拋射,仰角射箭那命中可想而知,城頭計程車兵幾乎可以無視這些羽箭,倒是羽箭射入內城傷了不少城下協助守城搬運東西的百姓。
更為要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