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蘋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七七章 逼迫,晉風,大蘋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韓暮的強烈要求下,謝安和王坦之,張玄等人秘密徹查了自己府中和手下將領府中的歌舞伎,共查明有十九名出自‘湘妃院’和‘雅軒樓’。
原本韓暮打算將這些人統統抓起來,集中審訊,但是轉念一想又打消了念頭;他想將計就計,留著這些眼線,必要時可以透過她們傳遞假訊息,以混淆桓溫的視聽。
譬如這次襲擊四大據點之事,韓暮便有意識的讓家中有眼線的將領們佯裝醉酒失言,將罪責坐實到司馬曦頭上,無非是說和司馬曦家中武士關係交好,喝酒時探聽到了口風而已。
其實韓暮對司馬曦並無很大成見,畢竟雙方的衝突不多;除了韓暮那次在瓦棺寺將鬧事的司馬元打了個滿臉梅花開之外,雙方並無瓜葛。
但韓暮知道,司馬曦遲早是個異數,此人既然已經和桓溫在朝堂上撕開臉面,即便自己不嫁禍與他,桓溫也必然要除之而後快,自己不過是將桓溫的計劃提前罷了。
坐山觀虎鬥,這樣的事不做,韓暮也不是韓暮了。
謝安等人現在完全配合韓暮的動作,他們甚至告訴韓暮,無需商議,一般情形下自行決定,除非是重大的行動,需要大家的配合才集中起來開會商議,這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韓暮在聯盟中的地位。
韓暮當然不會客氣,和桓溫的爭鬥已經進入白熱化,話說回來,桓溫處理完其他人之後,就該想點子對付他們了,大部分兵權仍然牢牢掌握在桓溫手中,這是最讓人頭疼的事情。
唯一可喜的是,新皇司馬昱並未像想象中的那般軟弱,並未事事聽從桓溫的建議,這恐怕和褚太后暗地裡的告誡和謝安王坦之和他良好的私交有莫大的關係。
事情尚有很大的迴旋餘地,矛盾錯綜複雜,讓韓暮頭疼不已,他只能暫且按兵不動,等待機會。
鹹安元年十月十七日,一名普通文士打扮的人進入了健康城北郊的一處僻靜的府第。
那名文士打扮的人,雖然身著長衫儒袍,頭戴峨冠,但是這長相和氣質實在是不敢稱之為文士:滿臉的滾刀肉,鼓起的肉稜子一條一條的,雙目兇光爆射,且門牙掉了幾顆,鑲上了純金的大金牙,闊口開合之間金光燦然,耀人雙目。
那人被門房引領來到正廳,一名衣著華貴的白麵中年人忙上前迎接施禮,屏退眾人後,賓主落座飲茶敘話。
那錦衣中年人道:“桓將軍何時來京的?怎也不知會一聲,也讓本人早日請的將軍小聚,聊表心意。”
那文士道:“哪裡,哪裡,在下再自去年被髮配宛陵做了縣令,一直逍遙自在;也頗感人情冷暖世態炎涼,在下忝居內衛府統領之時,倒是門庭若市,到了宛陵,和我來往的也就是山野村夫,市井小民了,怎敢勞動新蔡王大駕關心呢?”
原來,這文士打扮的人便是被韓暮頂了位置,發配宛陵做了小縣令的桓秘,而這錦衣中年文士便是當今皇上的堂兄弟:新蔡王司馬晃。
司馬晃面色尷尬,桓秘此語戳中他的要害,當年桓秘在京中炙手可熱之時,新蔡王可是和他稱兄道弟,關係鐵的一塌糊塗;但自從桓秘失勢,司馬晃連一次簡單的信箋問候也沒有。
“將軍恕罪,您也知道,我這個新蔡王其實只是個名分,毫無實際意義;當今形勢之下,在下只能明哲保身,縮著頭過那安穩日子,在下……在下也是迫不得已啊。”司馬晃嘆道。
桓秘哈哈一笑,金牙閃過一道耀眼的光芒,道:“王爺何須如此,在下又不是來興師問罪的,王爺的苦衷我怎麼會不知?同是官場上打滾的人,這些我還是懂的。”
司馬晃拱手道:“多謝桓將軍體諒!”
桓秘喝了口茶咂咂嘴道:“但是……王爺可曾想過,現今新皇即位,朝廷內派系林立,你總是這麼牆頭草的話,對王爺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