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聽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十五章 土耳其球隊的種族天賦,禁區之雄,林海聽濤,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歐羅巴聯賽,也就是歐聯杯的全部十六場十六分之一決賽打完之後,歐足聯進行了抽籤儀式。
將抽出下一輪八分之一決賽的對陣雙方。
抽籤儀式之前,那些討厭陳英雄的人希望利物浦抽到國際米蘭,雙雄廝殺一番,然後利物浦被國際米蘭淘汰出局,陳英雄就再也沒有機會在他們面前大放厥詞,讓他們噁心了。
但事與願違。
利物浦並沒有抽到國際米蘭。
他們的對手是一支說強不強,說弱不弱的土耳其球隊——貝西克塔斯。
單說雙方實力對比,貝西克塔斯顯然不是利物浦的對手。
可是貝西克塔斯有一個優勢,那就是他們是土耳其球隊。
土耳其的球隊算什麼優勢呢?
還真算。
不管是貝西克塔斯,還是加拉塔薩雷,或者是費內巴切,土耳其的球隊最顯著的一個特點就是他們的主場非常非常恐怖——這算是他們的“種族天賦”了。
曾經有這麼一幕可以很形象的說明土耳其球場的氣氛是什麼樣子的——兩支土耳其球隊比賽,其中客隊球員去主罰角球,當時角旗區就跟下了冰雹一樣,全都是球迷們從看臺上扔下來的各種雜物,從打火機、硬幣到手機,甚至還有人將座椅拆下來扔了下來。
這樣的情況就算是發生在英格蘭和義大利,這種足球流氓和球場暴力高發的地區,也會被當作是非常了不得的事件。說不定主裁判都會宣佈比賽終止,防暴警察介入,然後大規模的逮捕就開始了。
藉著媒體上開始大肆抨擊球場暴力和足球流氓汙染了這項純潔的足球運動。
可是在土耳其,在那場比賽中,不僅僅是球員,就連主裁判都對此視若無睹。
唯一的保護就是大約二十個全副武裝的防暴警察舉著盾牌擋在了罰球球員和看臺之間,不過這樣依然不能夠阻止從看臺上雨點般落下的雜物。
可是罰球球員卻表現的很淡定,他只是講在自己踏足區域的雜物撿起來,隨手扔掉,之後還像是整場比賽那樣將足球踢了出去。
2003年十一月,同一塊球場,英格蘭隊和土耳其隊就在賽後發生了毆鬥,當時土耳其的球員阿爾帕伊就因為在比賽中嘲笑射失點球的貝克漢姆,以及在賽後毆鬥中表現活躍,被他當時所效力的英超球隊阿斯頓維拉開除了。
2005年的德國世界盃預選賽,瑞士在客場擊敗了土耳其獲得了德國世界盃的入場券。賽後雙方在通道內爆發了大規模的鬥毆,結果做客的瑞士寡不敵眾。不僅僅是因為他們的對手是彪悍的突厥騎士,還有土耳其的防暴警察。土耳其的警察們對他們痛下殺手,還威脅要“割斷他們的喉嚨”,多名瑞士球員受傷,其中傷勢最嚴重的被踩中了大腿根部的要害部位,導致內出血被緊急送往醫院治療,並插了導尿管,知道第二天依然在尿血。他的隊友都被嚇哭了。所有的瑞士球員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毆打和驚嚇。
這次衝突之後,執教過郝海東的謝菲爾德聯隊主教練沃諾克在英國的《讀力報》開設了“每週經驗教訓”專欄,針對這次事件,他在專欄中開篇就明確提出:“第一個經驗教訓,如果沒有護身盔甲和功夫訓練,絕對不要帶隊去土耳其。”
他對這場瑞士和土耳其的的比賽是這麼回憶的:“每罰一個任意球,就有8名土耳其球員衝上來,從不同的角度推搡裁判。裁判根本沒法出示紅牌,因為那樣的話整個土耳其隊就都該下場了……我愛土耳其,伊斯坦布林是個美妙的城市,但我不想帶我的球隊到這裡比賽。或許我應該這樣威脅我的球員:如果你們賽季結束時沒有升超,那我們就去伊斯坦布林!”
愛爾蘭名宿卡斯卡里諾也在《泰晤士報》上撰文說:“週三在伊斯坦布林發生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