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節,蜜兒(美食),紫夭,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蜜兒自也不例外。新春新氣象,自然少不了朝食新品——五味米餅。
昨日裡問徐阿孃要了銀錢,去鋪頭裡採了新糯米和白麵回來。今早兒四更天便忙著,攤來五六十個米餅,五種味道,一樣兒的十來個,先打算試探試探食客們的口味。不必擔心賣不完,家中繡房裡還有位大客。
熟客們正嫌粉條兒不夠吃,今日又沒有紫米圓子。見得那些米餅,一人買來兩個味道嚐嚐。酸菜的開胃,麻醬的噴香,蔥肉的貴兩個銅板兒,可肉厚油肥,滿嘴留香…
有人忍不了,自將其他幾個味道也買了去,一樣樣兒的都得嚐嚐。朝食吃不完,留得午飯加菜。
南面兒又來了熟人,蜜兒忙招呼,“楊三叔!”
楊老三小跑了過來。一身粗布袍子,雙手攏著袖子裡躲風兒,見得蜜兒憨笑著,“誒。今兒可算是等來你了。船廠裡昨日便開了工,你這兒沒開門,空著肚子上的工。”
蜜兒手裡動作麻利,將將打好一碗酸湯粉兒,便被楊老三接了過去。楊老三聞得那酸湯味道兒,方嚥了口口水,又見得一旁食客人手一張的餅來,忙問蜜兒:“誒,那是什麼?”
小車上紙包好的米餅,一會兒的功夫,就剩下幾個了。蜜兒指了指,“過年在家新做的五味米餅,三叔要不要嚐嚐?”
“來,來一個。”楊老三忙從懷裡掏了銀錢。
蜜兒沒問多要銅錢,直將最後一個蔥肉餡兒的遞了過去。以往楊三叔與畢大叔同在船廠裡做活兒,便是這兒的常客了,蜜兒自問起,“可有我畢大叔的訊息了?那大船去了那麼久,怎也沒個兒信兒回來。”
“嗐!那漂洋過海的事兒,沒訊息便是最好的訊息了。不定是船上接了別的大買賣,多行了一程遠路。你讓家裡別多心,再等等。畢大海吉人自有天相,會回來的!”
楊老三說著,咬下一口米餅,“誒,這個好吃!”說著,又掃了一眼小車上剩下的那幾個,“都給我包走吧,船廠裡好些人餓著肚子上工呢。我去給你賣幾個去!”
蜜兒笑著照辦了,收了銀錢,方招呼著人去一旁坐下。
日頭上了高牆,漸漸的火辣了幾分。連日來的好天氣,積雪也只剩下街角上一禺。食客們吃飽喝足,漸漸散去。一旁的炸果子豆漿老也早早的收了攤兒。
銀荷今日睡了個懶覺,等得蜜兒快收擔兒了,方來清點今日的銀錢。二人正打理好,正要一道兒往回走了。東街上將將熱乎起來的人聲,卻被一聲聲佛鈴唱經打斷了去…
一行喪行大殯,為首的花環明黃加身,一眼認得出是出自皇家,由得宮內的藍衣大太監親自護送。綵棚高搭,和音奏樂,浩浩蕩蕩上了東街。先前佛鈴叮噹,經語吟吟;尾後家眷哭泣切然。四旁護著幾頂大轎,皆是朝堂重臣親自前來送祭…
“是明府的大喪…”簡家的相公識字,方買了朝食往家裡送,見得那些花環輓聯,還有後頭一眾明字大木牌,便認得了出來。
蜜兒與銀荷也頓足下來觀望,蜜兒認得那個明字,方心中有所猜疑,被簡家相公一語道破,坐了實。等得那行隊伍行過眼前,蜜兒卻見得是有兩樽棺槨…
“哎,成京候就這麼薨了。”
“怎這麼不巧,大過年天的。一下死了兩個。”
“另一個是誰?”
“那活閻王,聽聞被人刺殺,死在了我們簡氏宗祠牆角下。尋見的時候,屍首都燒焦了。”
……
銀荷還在聽著熱鬧,蜜兒自拉了拉她,“我們快回吧,徐阿孃該等著了。”她忽的有些擔心起二叔。
銀荷不情不願挪動了步子,邊幫著推車,邊唸唸有詞。
“可果真是有報應麼?都說他們明家裡貪贓,現如今才一會兒的功夫,便沒了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