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子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十一章 何如直取魯縣(八),赤旗,趙子曰,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還有一策?褒大兄,何策?”

褒贛說道:“郭屯長適才提出了火燒城門此策。校尉,我以為,可以火燒的不僅城門!城裡頭,咱也能火燒!咱不是有投石車麼?把投石車投的石頭換成雜草捆、柴火捆,先把它點燃了,再使足勁,投到城裡頭去。郭屯長說的半點沒錯,時下入秋,天乾物燥,點著的雜草捆、柴火捆,一被投進城中,那還不是見物就燃?城裡起了大火,城上守卒難道還能安心守城?咱們趁機猛攻,這騶縣城呀,咱也有可能就把它打下來!”

“褒大兄,你這一策……”

褒贛問道:“校尉覺著可用麼?”

可用肯定是可用,但破壞力太大了。

這一把火真燒起來,城裡的百姓會受到多大的損失?

此乃褒贛等頭次參加諸葛亮會,為不打擊他們的積極性,曹幹沒把否定他此策的話道出,未有接著往下說,轉開了話頭,只是說道:“連帶火燒城門、堆積土山、夜攻等策,我一併呈與將軍。”問諸人,說道,“諸位大兄,還有別的辦法麼?”

帳中安靜下來。

沒有人再說話。

已是無人再有別的計策。

曹幹結束了此次會議,叫諸人各回本屯、本曲,好生休息一晚,養足精神,好明日接著攻城,自則離營,趕至城南,中軍大營裡見到劉昱,將除了縱火燒城外的此數策向他呈上。

……

人,時常會面臨兩難的抉擇。

比如褒贛“縱火燒城”此策,對曹幹來說,就是一個選擇。

褒贛之此策,如果得成,好處不用說,騶縣城能夠比較輕鬆地打下來,更重要的是,曹幹的部曲也能夠因此而減少傷亡,可壞處也很大。則該何如選擇?是為減少部曲的傷亡,而選用此策;還是出於愛惜百姓之心,為城中無辜的百姓而不用此策?

曹幹最終還是選擇了不用此策,所以,在向劉昱呈報的時候,他沒提此策的事兒。

表面看來,他好像是“胳膊肘朝外拐”,婦人之仁,為了“不相干”、“不認識”的城中百姓,而不顧惜跟著他出生入死的部曲的性命。可實際上,他的這個選擇和決定,至少在他自己看來,是一個雖亦覺此策有用,——他豈會不顧惜他部曲的性命?但必須要做出的選擇和決定!

之所以他會做出不採用此策的這個決定,不僅是因為不願使城中無辜的百姓受到損失,與他已在本部中確定下來的“政治路線”相違,同時也是出於客觀上的長遠著想。

就像約定俗成的“不殺降、不殺俘”一樣,戰爭雖然是殘酷的,可戰爭也是有底線的。如果採用了“縱火燒城”這樣的攻城辦法,事情傳出去後,他曹幹往後再攻別的城時,別的城會是何種反應?固然有可能會因此而降,可更多的可能只怕是會因他的“殘暴”而堅決抵抗。

是以,此策不可用之。

曹幹到劉昱帳中時,劉昱也正在與陳直、謝龜、周通等商議攻城的辦法。

聽了曹幹此數策之獻,劉昱徵詢過陳直的意見,除掉堆積土山此策外,盡皆採納。

次日攻城。

上午正常攻城。

下午時,老營的老弱、被裹挾的百姓收集到了足夠的雜草、柴火,裝了滿滿的百餘大車,各送到至城西、城東、城南。——城南的劉英部、劉昱中軍也參與攻城了,只不過他們是佯攻。攻城之三面,遂一邊攀城而攻,一邊把雜草、柴火一車車的運到城門邊上,點火燒之。

燒到傍晚,雜草、柴火用盡了,三面城門也沒有一面被燒裂的。

卻乃是因為城頭上備的有水,每當火勢稍大之時,城上就潑水下來。半天的火燒城門,唯一的用處是燃起了許多的黑煙,把騶縣城牆上下、城之內外,弄得煙熏火燎,莫說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齊襄

塔蘭託

全職獵人:開局繫結一座監獄

絕世小趴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