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子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二章 便再射與給他,赤旗,趙子曰,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馮郎奔上望樓,稟報杜儼,說道:“府君之策果然奏效,北段賊兵已然潰散。”
城樓很高,北段攻城賊兵崩潰的景狀,杜儼早就看在眼中,聽了馮郎的稟報,他輕描淡寫似地說道:“觀今日攻西城牆南北兩段之賊兵,必悉為力賊帳下新卒,雖潰之而無甚喜。”
陪坐觀戰的縣令董寬阿諛說道:“府君之策,當真神妙!這才開戰不到一個時辰,城西賊兵就先告崩潰。”指了指城南,說道,“府君,何不將府君此策也用在城南?”
卻是馮郎和董寬口中的“府君之策”,指的是在開戰之前,杜儼所下達的一道命令。杜儼命令西城牆和南城牆的守卒,在剛開始守城的時候,都不要用鐵擂車這個大殺器,只用狼牙拍、金湯、箭矢等為守禦手段,來抵抗賊兵的攀城。等到對攻城的賊兵已經造成了一定的打擊後,再出其不意地將鐵擂車放下,給賊兵以致命一擊,從而將攀城賊兵計程車氣徹底打散。
他的這個計策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杜儼朝城南張了眼,撫摸著長鬚,說道:“董賊所部攀城並不甚急,他既給咱臉面,我自也需給他臉面。我之此策,現下還無須用在城南。……阿郎,將鐵擂車移到西城牆南段用之。”
馮郎接令,倒退幾步,回身快步下了望樓,去執行杜儼此令。
“給咱臉面”云云入耳,董寬等人先是愕然,不過旋即就都明白了杜儼的意思。“給臉面”什麼的,系是說笑,杜儼不在南城牆用鐵擂車,為的自非其它目的,只能還是為了挑撥董憲、力子都間的關係。只在西城牆用,不在南城牆用,明顯的區別對待,是因何故?力子都聞訊後,即便不會因是對董憲生疑,至少也能增強他對董憲的遷怒不滿。
明白了杜儼的目的後,董寬說道:“是,是,董賊部攻城既然不急,那這鐵擂車先不用也成!”
雖是稱讚著杜儼計妙,董寬等的臉上卻隱含憂色。
將視線抬起,遠眺護城河外,但見在護城河西岸近處,西城牆南北兩段攻城賊兵正對著的位置,各列了一陣。這兩個陣中的兵士,俱是約五六百之數。又在這兩陣之後,數里外,是賊兵的主力部隊。一個接一個的賊陣,或大或小,密密麻麻,足足橫向列出了兩三里長,深亦有一兩裡,每個陣的將旗皆不同,五顏六色、繪著各類飛禽猛獸,旗幟如林,甲矛曜日。在各陣正中,是力子都的本陣,一杆數丈高的黃色大纛,斗大的寫著一個“力”字,召人眼目。
陽光正好,然而從他們這個位置望去,那些賊陣就如一團團的烏雲,遍佈野地。
董寬摸著花白鬍須,數窺杜儼,末了鼓足勇氣,說道:“府君,西城牆北段之賊雖已潰,南段之賊料亦將潰,但現攻西城牆的賊兵,總計不過千許,賊兵主力猶未動也。賊兵主力萬餘,如果他們輪換著攻城,咱城中守卒有限,人力有時而盡,怕是難以久持,這城……”
“這城怎樣?”
董寬說道:“這城要想守住,府君,以下吏愚見,只靠咱城中現有的守卒,一天兩天還行,時間一長,必然不成,卻還是得……,府君,不知端平、厚丘兩縣的援兵何時能到?”
——“端平”,即平曲。端平,也是王莽改的縣名。如前所述,王莽改的郡名、縣名太多了,基本上是全改了一遍,有的甚至是一個縣改過好幾次名,因此莫說尋常百姓,就是官吏也多記不住王莽所改的郡縣新名,往往朝廷下詔,提到某郡、某縣時,還需在後邊備註下舊稱何名,所以杜儼、董寬等有時候也會習慣性地把舊縣名說出來。杜儼之前提到平曲等地時,有時便直接說的是這些地方的舊名。實際上,厚丘也有新名,被王莽改稱為了“祝其亭”,與那個半日即被徐宣、謝祿攻下的祝其縣幾乎名字相同,為了不搞混,祝其亭這個新名,本郡的吏紳們說的就更少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