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汪永亨
洋蔥遇上炒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二章 汪永亨,大明:我真的不想做首富,洋蔥遇上炒肉,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日落西山,金陵城馬府街上鱗次櫛比的建築被拖出長影。
一條光滑的青石板路上,一輛來自上元縣縣衙的馬車,發出細碎的馬蹄聲、車轍軋軋聲,碾碎了這黃昏時分的寧靜。
南京馬府街徽商會館,便是方華此行的目的地。
會館的起源眾說紛紜,但一般最早可以追述到中唐時期。
為了保持這種與中央政府的緊密聯絡,唐時各省在長安都設有進奏院,他們為各省級政府服務和遊說中央官員。
到後期這些進奏院就有大量商人入住,形成早期會館。
方華和方徵明站在徽商會館的滴雨簷下,交了名帖,便被一個老僕引了進去。
剛踏進去一步,就見照壁裡繞過來一對男女。光線昏暗,方華沒看清他們的相貌,他們卻認出了方華。
“是,公子,”一個穿著碧水琉璃裙的女孩,雀躍的聲音如銀鈴般脆耳。
“是你們呀,”方華這才看清他們的相貌,原來是慶餘堂的林衛堂和林允兒。
“見過公子,”林允兒盈盈向方華斂衽下福。
方華也見過禮,看向一臉慼慼的林衛堂,問道:“林大夫也是來找汪總商的?”
汪總商也就是他們上次救下的江南首富汪永亨,汪永亨同時也是徽州商會總會長。
“是呀,我們是來...”林允兒的話剛說到一半就被父親打斷。
“允兒,外人面前不要胡說。”
林允兒吐了吐舌頭,一臉抱歉的回到父親身邊。
呵呵,方華尷尬的笑了笑,拱手道了別,便隨著老僕來到前廳。
徽商會館是典型的徽州建築,總共五個院落,高牆深院小窗戶,粉牆瓦黛馬頭牆,肥梁瘦柱內天井,冬瓜梁絲石柱,精雕細琢,精緻韻味。
徽商會館的前廳不用來會客,而是供奉著幾個神位,正中是威顯仁勇協天大帝神座,東面是忠烈王汪公大帝神座,西面是紫陽徽國公朱文公大帝神座。
汪公即徽州汪氏祖先汪華,朱文公即朱熹。
徽商極重宗法,推崇朱子,徽商會館是徽人祠堂的延伸和擴大,以宗法制維繫內部的關係,增加宗族凝聚力。
所以江南“無徽不成鎮”的局面正是依靠這種宗族凝聚力,在宗族勢力的全力支援下形成的。
徽人有舉族移徙經商的習俗,徽商一旦在城鎮市集落腳,其族人鄉黨便隨之移徙該地,然後憑藉人力、財力上的優勢,建立對城鎮市集或某行業的壟斷。
繞過一段抄手遊廊,老僕將方華二人引入一處花廳。
“公子,請稍等,我家老爺稍後就到。”老僕上了燈,送上兩杯井水湃過的梅子茶,便退了出去。
方華端起雨過天青色的汝窯杯盞,輕輕呷了一口,冰冰涼涼的酸甜口感讓人毛孔舒張,炎炎夏日下打了個小小激靈。
這些徽商可真會過日子呀。
方華暗暗感慨,拿眼掃著四周一水的紫檀木桌椅,正想著回去怎麼教靈兒把冰鎮汽水做出來時,就聽見一個爽朗的聲音從裡屋傳了出來。
“救命恩人,可算是把你盼來了,老汪正想著明天是不是親自登門拜訪呢?”
然後方華就看見裡間的門簾一抖,一個圓乎乎的腦袋探了出來。
汪永亨現在的氣色已經完全不同,面色紅潤,長眉入鬢,儀表雖算不上堂堂,也能得到個端正的評價。
方華還記得第一次見他時的模樣,汪永亨昏迷不醒的躺在門板上,全身浮腫,腹大如鼓,面色青慘。
真是再有錢的人也怕生病,簡直是把自己最不體面的一面赤裸裸的展現給別人看。
“汪總商言重了,在下也是碰巧,舉手之勞罷了。”方華客套了一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