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橘一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5節,鸞鈴錯,青橘一枚,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大龍既已來,你還怕個甚?”朱銓擰著脖子瞪向梁禛。
“陛下!李將軍還未能脫身,那煙塵……那煙塵是屬下讓人駕著馬用荊藤掃出來的……”
……
朱銓雖未能成功捕殺寧王,但寧王的北中西三路大軍先是莫名失了中路,西路與蒙古人的大軍又被陳朝暉堵在了樊城,只剩下北路喜峰口一帶的這一路大軍了,漠北軍的威脅力已然折損一大半。
中西線戰局失利,合圍之時間節點已然錯失,寧王兵分三路不僅未能奪得先機,反倒成了分化己方勢力的最直接原因。
駐守喜峰口的寧王大兒子朱成睿得知寧王與邢傑皆失利後,迅速於北線發起了進攻。戰鬥初始倒也來勢洶洶,一度將侯榮逼退至了古北口,就快要摸到京城的大門了!
但隨著梁禛與朱銓的重新歸位,戰局的天平迅速向朱銓傾斜。
寧王在一次攻城戰中不幸中了流矢,又因軍中護理不到位,導致傷口惡化,緊急撤回大寧後不久竟撒手人寰。
漠北軍失了主帥,戰鬥力大減,寧王大兒子朱成睿緊急擔任漠北軍主帥,但怎能與朱銓對抗,漠北軍負隅頑抗不久後,被朱銓一網打盡,連朱成睿本人也被捉了回來。至此,寧王一派徹底失勢。
作者有話要說: 鳶尾花花語——絕望的愛
☆、榮光
又是一年春來到, 京城外,旌旗招展, 金鼓喧天,朱銓獨自一人領著北伐大軍返回京城。
城門外早有扇麾林立,烏泱泱一大片兵甲騎士, 僚佐屬官侍立於此——蔣太后攜眾臣於城外三里相迎朱銓凱旋。
兩隊人馬終於相遇,不及朱銓下馬,蔣太后早已迫不及待衝下車輦,滿面激動奔向隊伍最前方的朱銓。
“我兒受苦了……”
蔣太后死死抱緊朱銓的胳膊, 全然不顧維持自己的太后威儀, 滿面淚光。蔣太后能不激動嗎?朱銓差一點就被人“宣告死亡”了,如若不是齊尚宮提醒, 待朱銓回京,又該開啟一場新的戰爭了。
“銓兒啊……為娘差一點就犯下大錯了!”回想往事,蔣太后也是心有餘悸, 與朱銓同坐在車攆內, 只死死拽住朱銓的手不肯放。
“母親為何有此一說?”
“銓兒, 你為何獨自拋下朝暉去追那寧王也不與人知會一聲?”
……
乾清宮內燈火輝煌,朱銓端坐軟榻只怔怔地看著身著內侍服的齊韻。烏紗描金曲角帽,胸背花盤領窄袖衫, 烏角帶,紅扇面黑下椿,挺立得筆直,配合她那張如皎月的臉, 倒是挺有大太監的派頭。
“陛下瘦了不少,想來戰鬥艱難,吃苦太多。還好如今返京了,終於可以調養調養。”齊韻滿目歡喜,一副功德圓滿的表情,看上去是真的疼惜朱銓,並開心他回來。
朱銓很高興齊韻能表達對他的關心,更開心的是,自凱旋令送達京城後,齊韻對被自己扔在喜峰口的梁禛隻字未提。
此次剿滅寧王爺,梁禛也算居功至偉,不僅揪住了寧王爺的小尾巴,大大縮短了戰爭的程序,還在兩軍對戰中救了自己一命。戰爭結束後,大軍在喜峰口舉辦了慶功宴,梁禛一個晚上都緊緊地貼著朱銓,敬酒、添菜,一張臉笑得比王傳喜都要大,生怕朱銓忘記了他。雖然梁禛只談公事,歌功頌德,但朱銓完全清楚梁禛所想,並且朱銓就是不想讓他稱心,立功是立功,回家是回家,兩碼事!
所以,朱銓回京了,而梁禛,並沒有回成京。朱銓給他安排了新的工作任務,寧王爺初滅,喜峰口還有諸多事務需要進一步完善。遊兵很多,邊疆人民的生產生活重建也很複雜,需要梁禛協助喜峰口的屯衛軍繼續完漠北的安全穩定建設工作。
如今的齊韻似乎全然忘記了梁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