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橘一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0節,鸞鈴錯,青橘一枚,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肅王爺這麼多年, 刀口舔血奮鬥這麼多年, 最終的目的很現實:功成名就, 封妻廕子。只要肅王爺登基,他們也會水漲船高,封侯封爵, 榮華富貴不在話下。
稱帝更是眾京城文官兢兢業業、前赴後繼的事,他們多是先帝留下的人,未曾圍繞肅王爺立下過任何從龍之功。如今肅王爺克定天下,阿諛奉承便能立下的貪天之功誰人不想去奪?
一來可以讓肅王爺看見自己的忠心, 二來,如若勸諫成功,自己這一舊臣更能為朝野上下所熟知,聲望與地位遽增。如若勸得王爺一高興,自己還能再進一步,也未嘗不可能!
但自古新皇登基都講究“謙讓”之風。就連王莽篡取漢位建立新朝時,一向心狠手辣,順我者生、逆我者亡的他也會遮遮掩掩、扭扭捏捏,經過五次三番的推託之後,才“順應民心”上臺執政。
此時的肅王爺雖知曉自己登基已是水到渠成的事了,但他依舊借鑑了前輩的“光榮傳統”,將作秀進行到底!
也正是因為這樣,勸肅王爺登基的人一撥又一撥,其手段層出不窮,“探、勸、逼、誘”皆用盡,“羞澀”的肅王爺就是捨不得扯下自己的遮羞布再進一步。
肅王爺的胞兄汝南王在一次進京探親時便對自己的弟弟進行過試探,可肅王爺聽了,當場並不置一詞,卻直接對汝南王下了“封口令”,令他閉門思過,所以汝南王是乘興而來,敗興而歸的。
跟隨肅王爺從肅州披荊斬棘而來的武將馬璀,也曾站出來勸說過自己的頂頭上司登基。這位聰明的武將甚至拿出了蒙古人作激將的筏子,王爺現在就應該先在京城稱帝,繼而再名正言順地繼續征戰蒙古,號令天下,剷除一切忤逆之源,讓天下歸心。
然,出人意料的是,馬璀的高談闊論遭到了肅王爺的當頭棒喝。肅王爺根本沒有和他解釋“什麼名正言順”這樣的問題,而是直接呵斥道:“將軍怎麼能說出這樣大逆不道的話來呢?你這是犯了殺頭大罪啊!”
馬璀毫無懼色,據理力爭,使出了殺手鐧——信誓旦旦地表示這是大家共同的意願。肅王爺毫無所動,一臉淡然,命令馬璀去做大家的思想工作,不僅馬璀自己,也要求大家不要再胡思亂想了!
如此多人鎩羽而歸,可見肅王爺的“勤王”遮羞布著實牢固得緊,要扯下來確實不容易。要啃下肅王爺這塊硬骨頭還需得多費點心思,多管齊下才為好,端坐書房的齊祖衍摸著自己的下巴,陷入了沉思。
……
與齊祖衍見面後,梁禛便沒有再回後院,而是夜夜留在了書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