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橘一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9節,鸞鈴錯,青橘一枚,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開一頁,都會給你不同以往的驚喜。朱銓如是給齊韻下了論斷。
齊韻依舊每日與朱銓誦唸奏疏,但她從不主動要這個活,朱銓乏累時喚她,她才來。情緒飽滿,詳略得當,還會將臣工的意見精簡提煉,陳述與朱銓。
這項提煉精粹的技能尤得朱銓賞識,要知道那些老八股的奏疏洋洋灑灑,動輒數千,不引經據典,無以顯示他們的博古通今。朱銓看得累眼,經過齊韻口述的奏疏明顯主題鮮明瞭許多,甚至有了各地臣工當面述職之感。
更妙的是,齊韻會在口述奏疏完畢後,適時針對朱銓的顧慮提出一點自己的理解與建議。做決定依然是朱銓,卻大大縮減了處理一本奏疏的時間。作為一名掌管文誥的尚宮,齊韻實在是出色極了,甚至發揮了貼身內閣大學士的功效,這讓朱銓覺得越來越離不開她。
☆、襄助
伴隨齊韻在朱銓心中地位的逐日提升, 朱銓越來越長時間耗在上書房,後宮——似乎已然成為了歷史。這在紫禁城中住著的貴人們看來, 是一件絕對不能容忍的事!
每日夜間前來送吃食的妃嬪們越來越多,有時遇上“高峰期”,大家還得排隊。
眼看著莊肅威嚴的上書房日益變得鶯飛燕舞, 齊韻愈發忐忑不安,如此下去自己怕是早遲都會被納入後宮,就算朱銓不開口,蔣太后也會親自動手了。可朱銓不挪窩, 自己也沒法把他攆走, 畢竟這裡是他自己的書房。
這一日散朝後,朱銓破天荒沒有再來上書房, 因為他被蔣太后喚去了坤寧宮。
“我兒近來可好?”蔣太后端坐暖榻,慈眉善目,笑意盈盈。
“謝母后關愛, 孩兒好的很!母后氣色不錯, 看來還是新撥的宮女妥帖……”
“聽宮人們說我兒最近甚為勤勉, 帝王勤勉乃社稷之福,子民之幸,但帝王子嗣同樣重要, 我兒萬不可冷落了後宮啊……”
“母后……”
“銓兒可是瞧上了齊尚宮?我聽司禮監的文書小公公說,近一月來,你都未曾踏足後宮,只死死守在上書房與那齊尚宮日夜相對?”
朱銓果斷打斷了蔣太后的話, “母后可別瞎猜!北伐伊始,諸多事項未曾理順,孩兒我是焦頭爛額。每日的奏疏堆積成山,多虧了齊尚宮替朕上下打點,為朕分憂,不然你孩兒我就該累病倒了。”
朱銓不是不想將齊韻納入自己的後宮,而是因為他是帝王,犯不著去強迫一個弱女子。齊韻明顯就要與他劃清界限,此時將她納入後宮,完全就是給自己添堵。
“母后勿憂,孩兒今日便去皇后寢宮。”為打消蔣太后的疑慮,朱銓決定給自己母親吃一顆定心丸。
“如此便好,我兒也要注意休息,莫要累壞了龍體……”
……
這一日,朱銓帶了戶部尚書與兵部尚書至文淵閣與內閣討論北伐軍後勤補給問題,戶部一本關於北伐軍後勤的奏疏被朱銓壓在了上書房,朱銓喚王傳喜通知齊韻送來。
齊韻得令便在上書房一通翻找,果然在在小几內側的抽屜中發現了這本奏疏。門外立著等候的王傳喜,齊韻四下裡一張望,急匆匆翻開封頁便掃了過去……
戶部尚書要兵部處罰一名為北伐軍運送糧草的參將,因這名參將在押運一千石糧草翻越馬鬃山時,聲稱遇上了悍匪,不僅丟了糧草,也弄丟了負責徵糧的戶部侍郎,更讓戶部無法忍受的是,這名參將將鍋丟給了這名失蹤的戶部侍郎,聲稱是戶部侍郎瞎指揮,非要走進土匪窩,導致糧草丟失。
齊韻將奏疏放回懷中,若無其事地出了房門,跟著王傳喜往文淵閣走去。
齊韻心懷期待,朱銓正與內閣討論北伐軍,自己或許能聽到些什麼吧……
剛進文淵閣,齊韻便聽見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