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的骨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5章 如椽之筆,火石山劍俠傳,石榴的骨頭,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花思邪御劍飛行,一行人首先來到大江大河出山口前最後一個壯闊的匯流之處。兩人分頭行動,逆支流而上,各走了一段路。他們分別施展道行,躍入初春微寒的河水中。兩人直達河床,感悟體驗水中流速,尋覓攫取最有代表性的沙石。
片刻之後,兩人都溼漉漉的,彙集在一起。司徒平施展所推演之術,刺破手指,將鮮血混入冰雪融水之中。而後,他用這冰雪融水浸泡萃取拿到的樣品。他們凝心屏氣,仔細檢視金屬含量。
令人欣喜的是,浸泡左邊支流沙石的水變成紅色,而右邊則變成藍色。如兩人所料。河流指明的方向,是右邊支流。
兩人逆流而上。彎彎曲曲的河流在群山之間見縫插針,匯聚勾連,連續不斷。它們時而寬廣平坦,波瀾不驚;時而狹窄陡峭,水流湍急。河床之中積累的沙石或大或小,形狀或扁或圓,都被他們抓取在手中。
河流依次為花思邪和司徒平指路,兩人勢如破竹。
為明晰沙石中金屬含量,司徒平的十個手指都貢獻出鮮血。這些細小的傷口,又被寒冷的春水浸泡,竟有擴張之勢,逐漸變得難以痊癒。司徒平簡單包紮幾下,全神貫注於搜尋之路,無暇顧及。
此刻的司徒平心中充滿希望的力量。想必當年羅知恩縱橫四海,追尋黃花地丁籽之時,懷著和此刻的司徒平同樣的想法和信念。
司徒平莫名感到,找到元磁精英,翻過五鍇針這個坎,以後的修真之路像這河床一樣,綿綿不斷一直向遠處延伸。
兩人探本尋源。十天之後,他們順利勘探完其中一條離開祁連山的河流。尋找到最後,每一條山谷支流中的沙石,都會讓浸泡它們的水變成深藍色。這些沙石彼此之間的差別,逐漸難以分辨。
花思邪展開千里祁連圖,在上面畫下一個圈。他指著圈兒說道:“元磁精英,一定不會跑出這個圈裡。接下來,便應當換個思路,逐個山頭去拜會啦。”
司徒平湊上前去。他經歷諸多波折,變得更加謹慎。他細細打量千里祁連圖上的座座山峰,條條大河。勘察過的河流,加上支流,流經之處,不過佔祁連山六分之一。
求之於山,問之於水。
司徒平感到手上傷口刺痛,他一邊包紮,看著花思邪畫下的圈,說道:“花兄,還是再問一條別的河流罷,畢竟磨刀不誤砍柴工。”
花思邪沉思片刻,點頭說道:“也好。”他無意中抬頭,只見司徒平臉色蒼白,嘴唇乾癟,顯示出元氣不足之徵兆。
花思邪上前一步,握住司徒平的胳膊,頗為關懷地說道:“不過你的…,還好吧?”
司徒平擺擺手,說道:“皮外傷而已,不礙事的。”
花思邪打量司徒平兩眼,面色頗為凝重。他伸個懶腰,索性坐在河岸邊,說道:“急行軍這十幾天,真是腰痠背痛,不如在此處修養生息幾天。反正不急在一時,諒這元磁精英也跑不了。”
司徒平見狀,坐在他旁邊,含笑說道:“不必杞人憂天,我好歹也有道行在身的。花兄,莫要把人瞧扁了。”
一邊說著,司徒平哈哈笑起來。
花思邪見狀,摸著頭說道:“那…就好。”
他駕起劍光,御風飛行。兩人再度降臨大河離開祁連山出口。他們逆流而上,重新梳理一遍。
司徒平隱隱感到體內的五鍇針蠢蠢欲動。
讓人感到欣慰的是,兩條大江大河,講述的是同一個元磁精英的故事。它們不約而同,將司徒平和花思邪引領到同一個圈圈之中。
圓圈之中,需要勘察的山峰,不過三十餘座。
花思邪張開雙臂,伸展千里祁連圖,滿面笑意地說道:“賢弟,這次總可以l啦?把心放到肚子裡。”
誘人的前景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