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七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626,我叫你相公啊,養個狼崽子當權臣,俞七少,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再然後就喬洲饑荒一事進行了探討,帝王是大怒的,下面的人瞞著他做了這些事,讓他帝王的尊嚴受到了嚴重的挑戰,當下直接丟下了命令,讓眾臣於三日內給出一個合適的解決方案。
這是一爭吵便是三日。
三日後眾臣給出了答案,該給糧的給糧,該給錢的給錢,該查案的查案,畢竟這事著實太過了一點,京都城裡竟是一點訊息都沒有。
而這前去的欽差就很耐人尋味了,要知道這事做好了就是大功,做不好就是大罪,賠上性命都很有可能。
因此帝王讓朝臣自薦前往的時候,一時間竟是無人站出來。
「兒臣請求為欽差,前往賑災,兒臣貴為皇子,理應為父皇分憂,訊息不知隱瞞了多久才報,兒臣作為皇子去賑災,百姓們見到兒臣就知道父皇未曾放棄他們,還請父皇賜下兵力,助兒臣此行。」
開口的是七皇子趙博彥,平日裡不怎麼顯山漏水之人,照理說作為皇子出頭容易被惦記,而這惦記除了他的兄弟還有他的父皇。
所以這齣頭得選好時機,在這個吃力不討好功過對半的時候最好出頭,因為這樣既顯示了勇氣又顯示了分憂的誠心,畢竟此去甚是驚險,並非遊樂。
「臣覺得可,這個時候百姓定是躁動不安,安撫人心很重要,喬洲離京都城不算太遠,要是安撫不住,恐會擾了京都安寧,且一路下來,也會影響別的州縣,災荒定死人,要是得不到妥善處理,後果不堪設想。」
「臣附議。」
「臣附議。」
一大片朝臣站了出來附議,帝王沉著眸色靜靜看著,哪怕朝臣們的聲音都落了下來,帝王也只靜靜看著未作聲。
趙博彥昂首挺胸地跪著,心裡卻有些慌,深怕帝王不同意。
終於,「今日,朕受命七皇子趙博彥為欽差,代朕巡查喬洲,沈峰領兵兩千協助七皇子,另戶部速度拿出十萬兩銀子買糧賑災,關於賑災事宜,無論哪部都必須積極配合。待一切就緒,三日後出發。」
「臣遵旨。」
「臣遵旨。」
眾人紛紛跪下領旨,這事就這麼定下了。
隨著早朝的退下,眾人紛紛散去,唯獨顧修染被帝王給招去了御書房。
「可知朕招你來所謂何事?」一進御書房,帝王就來了這麼一句。
「臣不知。」
顧修染這一句讓帝王面色頓了一下,說不來是悅還是不悅。
邊疆戰報這幾日就快到了,他本就想著找個由頭將顧修染給支開,現在剛剛好,且就算是被支開到時候說起來也是趙千荷的要求,與他無關。
別的不說,顧修染這把利刃他用的還是很趁手的,就是還沒來得及捅到南凌身上去,不過不重要,他有的是利刃,不差這一把,他別在這攪合了就行。
「喬洲到京都不過三日的路程,就這麼些距離,竟是將這災荒瞞得實實在在,雖然朕派了七皇子前去做欽差,但有些事明面上是查不出來的,朕需要你暗中去查探,這裡面究竟是怎麼一回事,究竟是誰竟敢欺上瞞下。七皇子三日後便會大張旗鼓的離開,這會子訊息怕是要送出去了,朕需要你今日連夜啟程,早些去查出這其中的齷齪。」
說著,帝王給了顧修染一個令牌,「你今晚子時帶著你的人出城,務必給朕查出一個真相來。」
「臣遵旨。」顧修染接過令牌。
「退下吧,也不用當值了,早些回去陪陪南瑾,畢竟新婚。」
「謝陛下。」
應聲後,顧修染起身離開了御書房。
趙雄幽幽地看著顧修染好一會兒,後收回了眸光。
……
趙雄讓顧修染回家陪南瑾,顧修染也不能真的就這麼回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