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飲長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7節,地球人的小商鋪,醉飲長歌,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提及地下水和地殼這兩個詞彙, 柳澤第一反應就是礦洞塌陷地面塌陷地震和火山爆發。
他瞅著地下水迴圈和地殼層次模擬這兩條, 吸溜了兩口面。
搞建築的都知道,這兩者對於建築的基礎影響是非常大的, 在地下水豐富的地方,地基的位置和大小往往要反覆測試核對才能開挖地基。
還要考慮到一個地下水深度和浮托力的問題,不然很容易造成底版變化和地下水滲透, 從而導致牆裂、地基下沉等等原因。
柳澤叼了塊牛肉,拉開了模擬地圖。
模擬地圖是3d立體的方塊形地圖,原本最底下的地面只能夠看到一層薄薄的荒土, 現在,荒土之下多出了各種各樣的岩層, 最下邊還有一團紅豔豔的流淌著的岩漿, 倒是沒有能類似火山頸的構造。
嗯……至少目前是還沒有。
以後有沒有, 柳澤說不好,畢竟誰都不知道小廢物隨著資料錄入越來越多會延伸出什麼亂七八糟的程式。
柳澤看著模擬地區, 瞅了一眼在各個岩層之間, 一層又一層斷斷續續流淌著的地下水。
模擬地圖最上邊還多了三個選項:“氣候變更區域設定”、“水陸空生態迴圈區域設定”和“晝夜迴圈區域設定”。
柳澤掃了那三個選項一圈,沒搭理, 只是來來回回對著模擬地圖看了好半晌, 一邊吃麵一邊嘗試著拉大了一下模擬地圖, 發覺點到一個地方的時候,多出了一個彈窗。
彈窗選項有兩個,分別是“編輯”和“透視”。
柳澤愣了愣, 點了一下透視,模擬地圖上邊彈出了一個新框,將他剛剛點的那個木質大小的區域投影出來,清清楚楚的把這一塊的地質情況給擺了出來。
其中包括了岩土層、砂層、暗穴、土質、地下水深度甚至浮托力等等一系列資料明明白白的擺了出來。
柳澤看了一圈這些資料,想了想,又點了一下編輯。
點完之後他發現是他相當熟悉的活計了——定義土質岩層地下水形狀和流通情況,有什麼要求自己捏。
柳澤看了看預設的地質情況,想了想,還是先沒有動它。
萬一他捏的形狀不合理沒辦法跟周圍連線起來,小廢物一個講科學但不講道理的騷操作來個地質運動,轟隆隆震塌一片,那他豈不是血虧。
柳澤關掉了編輯和透視頁面,又看了一眼氣候變更等等那一串三個選項,剛準備點一下氣候變更,眼前就彈出了一個閃著紅光的提示。
【建築機器人004:未命名建築04、未命名建築08、未命名建築09、未命名建築12有地下水滲透風險,請儘快進行修正與彌補。】
柳澤“嘶”了一聲,但卻一點都不意外。
無比迅速的重新點開了透視,發現這幾棟房子周圍,有的地方底下兩米深的地方就被地下水層佔據了,沒有直接塌掉得虧是他房子建得不高,地基能夠被地下水托起來。
柳澤把這幾棟建築周圍的地下水層小心翼翼的重新編輯了一下,然後點選了確定。
建築機器人那邊的紅色停了下來。
柳澤鬆了口氣,繼續吸溜麵條,想到他老家那邊並不怎麼詳細的地質勘查,嘆了口氣。
地質勘查跟房屋設計這個前後順序其實並沒有什麼特別嚴格的要求。
先做房屋設計是可以的,反正除了涉及樁基的部分之外,基本上沒啥影響,但是從原則上來講,還是應該先做勘查。
反正柳澤在南風工程部待著的時候,都是拿著上邊發下來的詳細地質資料開始做設計和規劃的。
但是私活的話,就是有資料就拿著,客戶沒有地質底料,他就出個設計就直接甩手了,有良心就去施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