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雷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三十六章 說服,千年軍國,行者雷昂,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附:筆者微信ndbard”,新增請註明“千年書友”,謝謝關注。
————————————————————————
繁華的汴京不是自己的家,這是幾乎所有靈州人的感受,包括羅開先在內。
對於羅開先來說,汴京的所謂繁華也就是比後世看的影視劇目宏大許多的佈景,雖然真實,卻也讓瞭解歷史脈絡的他更覺得虛假。處在汴京城的大街小巷,更是讓他有種浮生若夢的虛幻感。
習慣了一路上諸事由心的掌控感,眼前這種處處制肘的環境,更是讓他有種身處牢籠的感覺,只不過這個牢籠古典華麗了些。
當然,這種感覺不是他獨有的。對於靈州一路同來的眾人,包括兩隻小娘來說,眼前汴京的繁華雖然讓他們欣喜與憧憬,卻遠不如在靈州自家的地盤上自由自在,雖然靈州那裡規矩繁多,但卻可以提供難以言述的心靈的安寧。
便是最喜歡繁華熱鬧的崔十八郎,在肚皮捱了一刀之後,也收斂了許多,眼下心有所屬的他更是初初有了點男人的擔當。
所以在羅開先下令迴歸靈州之後,汴京南郊這片小小的莊院內便更加喧囂熱鬧了起來。
……
與來時的輕車簡從不同,迴歸靈州需要做的準備可要繁瑣得多。
批次購買的糧食之類是首重之事,因為陰差陽錯有了宋庭的賠付,羅某人屢次收納進空間的糧食已經遠遠超過預計,除此之外,還有大堆購買的種子、布匹、綢緞、茶葉、瓷器、書籍、紙張、藥材等等數以千計不同門類的貨物。
而本來預計需要花銷的金銀之物,卻並沒有消耗太多,從頭到尾,羅開先也不過拿出了幾盒子寶石、一些金塊以及在赫拉特收納的一些銅錢。
一進一出,兩下卻並不均衡,羅開先的隨身空間剛剛空出些位置,卻又塞進了大把物事,已經很久沒有變動的空間,頭一次讓羅開先有了臃腫滿溢的感覺。
實際上,整理這些需要帶走的物件,更多是需要手下人忙碌,羅開先需要做的只是把它們收納起來。更多需要他來操作的卻是人的事情。
之前的‘滎陽好漢’需要帶走,這個毋庸置疑,不需過多囉噪,以李開為首投誠的那些宋人禁軍就比較麻煩了,這些人的數目足有一百多,他們可不適合留在莊院這裡,這些人的心態複雜,需要篩選,同時而想要帶著他們一起走,首要收心,就必須把他們的家眷接來一起帶走,這就是個麻煩而瑣碎的事情。
好在有之前對‘滎陽好漢’們操作的舊例,藉著這次宋庭態度軟化,倒也談不上難度,只是莊院周邊的路上,奔波的身影就多了起來。
此外,原莊院內還有一部分嚮往靈州的農民,比如農事管家餘奎等人,也是一番折騰。
而需要帶走的人員中,最受羅開先重視的,還有兩人,一個是崔十八郎未來的丈人——三法司度支書吏張顯,另一個就是前文多次提到過的待考山陰學子杜衍。
張顯這人,表面看來不過一個不起眼的刀筆文吏,放在後世也不過就是某國一個部委的小小公務員,但在這個時代,尤其對於靈州來說,卻比所謂的大學士大文豪更有價值!
羅開先對此可謂是心知肚明,對這張顯,他也算是早有預謀,而且想好了說服張顯的說辭。十五日上元節當晚,他就把人請來,道明心意,只問了兩段話,“昌莆兄,設若前時未有崔十八郎,婉娘必為楊景宗所擄,兄可有平定之策?”而另一句更是犀利,“宋庭每以文筆詞藻選官,以昌莆兄之才,可能做得三法司使相?今歲之後,兄已近不惑之年,可能於年邁力衰之前做得度支郎中?”
只是兩段話,便問得張顯張昌莆無言以對。
當然,能在三法司中做到刀筆主吏,張顯也不是沒見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