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雷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章 湯湯(hang),千年軍國,行者雷昂,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公元一零零六年,同樣也是西方儒略曆一零零六年,東羅馬的統治者巴西爾二世依舊在維護他在北方保加利亞土地上的威嚴,傳聞得沸沸揚揚的君士坦丁堡失竊案絲毫沒有動搖他側重武力的心志,即便有一些學者出走羅馬城或者雅典,甚至有些人私下聯絡開海倫的阿拉伯人,執拗的巴西爾二世全然不在意。
而在這一年的年初,法蒂瑪王國的君主艾布阿里繼續拆毀基督教堂和排擠殺戮信奉基督的阿拉伯人,在這同時,他任命了一個新的國務大臣,他的名字叫做費奈勒,因為這個費奈勒在過去的一年裡使得法蒂瑪王國的人口增加了二十萬。
這一訊息絲毫沒有引起遠在巴格達的阿拔斯王國君主以及貴族們的重視,他們依舊沉醉在美女的眼眸中,底格里斯河與幼發拉底河的河水上空瀰漫著醉人的脂粉味兒,還有偶爾飄過的血腥味兒——那是貴族之間彼此爭鬥而引發的。
再向東一些,傳說中金羊毛出產的地方,一個新的家族統一了外高加索廣大的區域,而且正在一步步走向興旺繁盛,他們的家族名字叫做巴格拉特。
走下伊朗高原,穿過遍佈鹽湖的中亞細亞平原,跨越高聳的興都庫什山脈和蔥嶺高原,是另一片亂戰的景象。到處都有穿著黑袍或者褐袍白袍的綠教徒在追逐和殺死信奉佛教的部族,全民信奉佛教並曾經從東方竊取絲蠶技術的于闐王國走向了徹底的衰亡。
再向東,按照這方土地傳統的干支紀年是丙午年,趙宋景德三年,契丹統和二十四年。在這之前的乙巳年初,趙宋的皇帝剛剛與北遼簽訂了一個經濟換和平的盟約——檀淵之盟。
檀淵之盟的過程不必細說,盟約的內容是什麼?第一,兩國的皇帝互為兄弟,國乃兄弟之國;第二,明確邊界事務的約束辦法;第三,趙宋每年向北遼提供軍費十萬兩白銀二十萬匹絹,第四,邊界位置擬定榷場,開互市。
如果詳細解讀這個條約的內容,就會發現前兩條與後世的國際條約類似,用直白的話就是堂而皇之的面子活。第三條則是大有問題,表面上看是北遼佔了便宜,趙宋每年要支付大量金錢物資給北遼,實際上這些錢完全不被財大氣粗的趙宋皇帝和士大夫看在眼中,同時這也是造成北遼軍政懈怠的開端——不用打仗了,還養著那麼多軍隊作甚?這也就是前文所說東方兩大國的軍隊爭相比爛的開端。
最具備歷史意義的是檀淵盟約第四條!
榷場這個事物相當於後世官方開設的邊境貿易口岸,只有政治穩定的國度才能很好的維持這種國際貿易市場的穩定。在趙宋之前的百年,是大唐滅亡之後的百年,東方土地上一片亂戰,而這個榷場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穩定了趙宋和北遼的邊界安寧。
總而言之,這條盟約可以說直接擬定了日後宋遼之間的政治走向,同時也使得黃河北部的廣大區域內居住的平民得到了休養生息的時機。
有鑑於面對北遼時候,趙宋皇帝和士大夫表現出來的軟弱,李德明這個好運小子在謀臣張陟(zhi)等人的主張下提出了同樣設定榷場的安排,這樣的示好態度當然得到了“財大氣粗”的趙宋統治者的好感,於是他們遏制了將門的求戰諫議,同樣在趙宋與黨項人的邊界上設立了榷場,同時還因為李德明的示好,正式冊封李德明為定難軍節度使加西平王銜。
於是在李繼遷死後,李德明的地位得到了穩固,只是他初承大位,極度渴望進一步得到族人認可並擴大影響力。這一想法是好的,但是他卻聽信了葛邏祿人和突厥人派出的聯合信使,同時不顧謀臣張陟等人的勸阻——聯合阻截西方歸來的“東帰”羅姓隊伍。
卻沒想到出了一個天大的偏差,遠方遷徙歸來的不是平常的野馬和黃羊,而是徵獵的荒狼。
……
時至今日,李德明深刻地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