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雷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一十一章 書生與將軍(下),千年軍國,行者雷昂,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稍停了一會兒,沒用人開導,羅開先便反應了過來,暗暗嘲笑自己幹慣了打打殺殺的粗活,一旦有複雜些的事情,就懶得花費心思。同時他也有些警醒,自己可從沒想過當什麼暴君,殺戮可解決不了人心相背的事情。
當然,他心裡也有些懊惱自己的疏忽。前幾日,赫爾頓曾與他提起過鹽幫和排幫之流,不過他當時忙碌別事並未在意,如今兩相驗證,倒是讓他感觸頗深——這是個真實的時代,宗族、幫會、教派、商會乃至行會無處不在,正經是三教九流橫行於世的時代,像後世所謂的什麼斧頭幫砍刀黨之流,在這個時代純屬微不足道的存在,至少與眼前這杜衍所說的鹽幫排幫之類相比,完全不是一個等級。
鹽幫要錢有錢要人有人,是暗地裡統轄了一個行業的腫瘤式存在,至於排幫則是窮極思變的集合體,動輒數萬人的龐然大物,兩者都是不能讓人忽視的。
而自家眾人眼下盤踞靈州,未來若要東進,必定會與這些幫會勢力有所交涉,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事先計較一番卻是非常有必要的。
考慮了一會不得要領之後,羅某人收了心思,把目光投注到了眼前這位趙宋學子身上,“世昌你為宋人,某家卻非宋民,那石保吉想要謀算某家,依常理你該與他站在一處,緣何前來報訊於某?”
有人主動示警,羅開先自然很是高興,但對方什麼居心,他卻並不知道,畢竟他沒有什麼讀心術之類的異能,所以放開了語言直接發問,才是他的習慣。
“將軍初至汴京,便以雷霆之勢懲治惡徒楊景宗,之後處劣勢之中,卻不自亂,反以強勢武力懾服眾人,前日將軍入城才買,以將軍之威勢,卻無仗勢凌人之舉,實為仁義之師,杜某不才,卻也飽讀經義,聽聞有宵小之徒勾結城狐社鼠欲要謀算將軍,自該秉義直行……”說了半天話,又見羅開先舉止自律而不狂妄,初見時的畏懼便漸漸褪去,杜衍的話語從容了太多。
常聽人文縐縐的說話,羅開先也算適應了,所以這杜衍冠冕堂皇的話語並不難理解,待杜衍說後,他的嘴角勾了勾,回道:“秉義直行?某家也曾有讀儒家經典,按某家所知,儒家經義之核心莫過於叫人心懷坦蕩,勿行鬼祟之舉……世昌你大言煌煌,卻是虛而不實……”
“這,這……”杜衍的臉瞬間變得就像經過霜凍之後的紅棗,喃喃了幾句之後卻是放開了,抬手狠狠搓揉了一下自己臉龐,坐直了身體,雙手抱拳一揖,朗聲道:“好叫將軍得知,學生曾有讀兵家之書……觀將軍動輒堂皇行事,卻非貿然之舉,依學生讀兵書之所得,判將軍絕非魯莽之人,且行事之初必有所持……諾大汴京,我朝有兵丁甚眾,將軍保身之策何在?學生大膽揣測,略有所得……將軍必定有派細作於京城之中,朝中若有所動,則京中細作必會驟然發難……不知學生所判可有差誤?”
聽著杜衍的話語,羅開先臉上的神色緩和了許多,到了他現在這個層次,能夠在他面前侃侃而談的人真的已經不多,眼前這杜衍稱得上有勇有謀,僅從話語判斷就能得出一個結論——這不是死讀書的書呆子,這種人手正是靈州目前急需的。
心中想要招攬對方的念頭一起,羅開先的做法就不一樣了,他刻意緩和了語氣,也不隱瞞,徑直回道:“世昌你可稱高才!某家也不瞞你,汴京城中,先遣之人不少於百人,願隨之行事者不下萬人,其中不乏行商、市井遊俠兒,雖無宋庭高官,卻不乏底層小吏聽令而行!若宋庭有人冒然行事,假若本陣無法抵禦,定有人叫汴京城化作鼎沸湯鍋!”
杜衍一呆,他沒在乎羅開先的誇讚,反而被羅開先所說話語驚住了,禁不住說道:“將軍就不擔心學生回返汴京轉告石大將乎?”
“哈!”羅開先坦然一笑,不遮不掩徑直道:“世昌你非垂髫小童,憑君區區學子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