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雷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五章 向北,千年軍國,行者雷昂,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作為方圓二百里內的綠洲,馬什哈德的附近多是草甸,樹木很稀少,所以到了冬季不說食物,單單取暖用的木柴就難以保證。
啟程向北的計劃沒有人反對。
時下東歸的路途基本還是沿著古絲綢商路行進的,到了這片區域,去往東方的路線分為三條,南線有土庫曼伽色尼人橫亙在路上,再和他們糾纏殊為不智,中線則因為山巒交錯行路困難,想要透過註定要用生命來開拓,所以兩者都不合適,能夠走的也就只有北線了。
何況中線的喀什葛爾在喀喇汗控制之下,路過那裡免不了再起紛爭,雖說老羅不在意攻伐,但隊伍中有大量的平民卻不能不在意。還有一點最關鍵的,喀什葛爾向東就是無邊翰海,也就是後世的塔克拉瑪干沙漠。帶著這數萬人安全縱穿大漠?即便老羅有空間裝滿補給也做不到。
所以長遠的規劃是在撒馬爾罕的東面尋找棲息地,然後在春天過後快速向北途經後世伊犁河谷轉向東方,從西疆北部直接進入河西走廊回到故鄉。
沿途是否會穩妥,老羅並不清楚,不過萬事都有考慮,作為領隊人,他所能做或者說應該考慮到的事情都已經到位,包括有可能遭遇到的攻擊以及惡劣氣候影響、甚至傳染病防治之類的所有事情。
或許隊伍中的其他人會有些茫然,但是老羅是不會有什麼負面情緒的。
由於語言相同的關係,從赫拉特過來的人融入得很快,人多力量大是個很樸素的道理,有了新加入的人手,很多籌備工作更加迅速了。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一下老羅的騎兵本隊家眷營的情況。最早在希爾凡出發的時候,老羅計劃的是分成男女組隊,按照後世軍隊的模式來編排,結果發現這樣的效率並不高,原因就是在途中隊伍拉得比較長,作為一家人的往往不在一起行走,互相惦念反而影響了效率。
抵達拉伊城附近之後,這種編組模式得到了調整,把幾個家庭的人編制在一起,形成一個小的互助組,負責兩輛或者三輛大車的行進,從中挑出一個人選作為話事人。多個小組互相協調,由幾個組織能力強的人統一調動,這樣就保證了整隊的行進速度。
在這方面,倔老頭竇銑絕對是一個好手,憑藉他昔年的軍伍經歷,這個老傢伙絕對是個底層管理的能者。每天行進的時候,他是嗓門最大的那個,騎著一匹青驄馬,監督著所有小組隊的節奏。那形象,忽略衣著服飾的話,無比類似後世建築工地的包工頭。
現在收攏的這些來自赫拉特的曾經的漢人奴隸,在吃飽穿暖的十餘日裡,身體都變得壯碩起來,氣色比之從前不知要好了多少。
老傢伙竇銑把他們按照血緣關係拆散了安排進各個小組,專門指派人給他們講解各種要領,從給馬匹喂料到大車的除錯,從收攏帳篷到紮營時的吃喝拉撒,事無鉅細全部安排到人。好吧,這種情況也有些類似後世建築工地裡面,大工帶小工的情況。
有好幾次老羅路過檢視的時候,都在心底起疑——這老傢伙不會是真的來自後世的包工頭吧?
當然這種猜測也不過是無稽之談,用後世的說法來講,草根中間絕不缺乏多才多藝的人才,不是沒有,只是沒人注意而已。這個時代當然也不例外。
有了老包工頭竇銑做榜樣,李軒那邊管理的平民層也開始有樣學樣,各處接納新人的底層都把這個事情當作了工匠帶學徒的做法來完成,細節的瑣碎事情也就不用老羅再做叮囑。
隨著開始準備拔營向北的命令傳開,各處的營帳都動了起來。
營地內零散的物件先被打包,然後是期間的各種私人物件各自規整,工匠們的工具之類最多,自然也要提前開始整理,營寨各處的防禦設施也開始一步步收攏,甚至邊緣的一些馬腿坑之類都在一點點重新回填,節儉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