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雷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六章 軍備,千年軍國,行者雷昂,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觀摩的人都興高采烈的直呼奇蹟,老頭子李坦更是笑得合不攏嘴,要三十人才能拉住氣囊不會飛走,那豈不是至少可以搭乘二十人?回家有望了,沒錯,對於在場的人來說,東方那片土地才是自己的家應該在的地方。
老羅反倒是沒什麼感觸,甚至李涅在旁邊問起的時候,他都是一副不置可否的表情,在他看來這些東西還很粗糙,細節都需要不停的完善,比如防火位置需要加強,固定球囊的套索還需要調整,車體位置的栓扣應該考慮金屬掛鉤或者套環,燃料池和球囊的固定結構需要調整,旁邊還需要有防風的設定……
當然,燃料池也就是那個類似煤油爐的東西,回頭可以多做一些,然後在某些不方便尋找木柴的地方充作燃料,嗯,還有巴庫這個地方盛產石油,回頭需要多收集一些,到了東方再尋找石油礦藏就不是那麼容易了。
接下來的一天,偏廂車這種東西的樣車也完成了。
如同老羅所設計的那樣,寬約二十厘米的鑄鐵龍骨車輪,片簧減震結構,外加托盤轉向裝置——這幾樣結構是偏廂車的最關鍵結構,浪費的時間主要就是消耗在這個上面了,還有鐵龍骨外加硬木製作的車廂,巨大的車體感覺就像後世的半個貨運火車車廂,而且側箱板上面還有長短不一的金屬刺,可以想象當草原騎兵衝鋒到箱體前撞在上面的慘烈境況,側箱板的上面有手腕粗細的洞孔,那是用來射箭或者探出長矛的用途。尾部則是金屬搭扣模式的掛鉤,用來做戰時連線箱體的用途,必要時至多六輛就可以構築一個環形堡壘。
聯合工坊可不是隻有這兩樣東西,除了這些,還有老羅主要關注的一些兵器和盔甲,包括偏廂車守衛步兵的長矛,配備防禦兵種的全金屬鳶形盾,一種可以快速上弦的弓弩,騎兵使用的長矛,彎刀,還有各種零零碎碎的特殊兵器,譬如投矛,拋斧,鐵蒺藜(四腳釘)還有數不清的箭支製作,別小看這些東西,所有的冷兵器都算是耗材類,你不能指望所有計程車兵可以拿著一把鐵刀從馬扎爾海邊上一直打拼到黃河流域,因為刀槍的碰撞必然帶來折損,所以平均來算,每個士兵在路上耗費三到五把兵器實在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甲冑的製作同樣很關鍵,沒有衝壓裝置,製作板甲太麻煩了,所以老羅並沒有出什麼新主意,所以這裡製作的依舊是唐式的文山甲和明光鎧,還有一些西方式的鍊甲和皮甲,到時候也會按照兵種的不同做以分配。
總體來說,一起都在按照老羅和大長老李坦說好的那樣,按照日程有條不紊的進行著,老羅每天都會關注一下工坊的事情,倒也心中有底。
餘下的瑣事不用他來操心,程守如率領的守城衛目前也在練兵,老羅去看過幾次,這些在比試中敗北的唐人漢子倒是知恥而後勇,每天都在留著汗水訓練。老程此人確實不錯,是個輸得起的漢子,並沒有因為失敗而惱火於老羅,反而經常探討一些練兵的事項,老羅給他們規劃的是作為偏廂車的守衛兵,這也恰如他們本來的兵種安排,相信到時候六米多長的步兵長矛可以給沿途的草原部族一點顏色看看。
至於老羅的新兵則會安排為騎步兵,優秀一些的將會被培養成騎兵,有了老羅還有百人眾的戰力帶頭,作為機動兵力相信會有很好的表現。沿途的變數估計會很多,老羅也不敢說自己每一樣都算計到位,但他有無時不在增長的精神力做金手指,還有望遠鏡這種超越時代的“神器”來探路,避開大隊敵人的交鋒還是沒什麼問題的。
檢視了聯合工坊的進展,老羅回到營地,李姌在帶著孤兒營的孩子們做訓練,安娜莉亞女士在旁邊指點,這些孩子將會是繼承老羅部分思路的未來。
“三兄,你今天的事情忙完了?”李姌的臉色紅撲撲的,帶著和孩子們玩樂的興奮。
“差不多了。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