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2頁,大命,Your唯,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只是君天賜體弱,雖高,卻極瘦,背脊亦有些許佝僂,加之滿面蒼白病色,眉目嘴唇皆色彩淡白,又無鬍鬚,穿上官袍,並沒尚書等人的威嚴莊重,倒像誰家未冠少年偷穿大人衣裳,有些不倫不類之感。
這也恰是君天賜極少穿官服的原因,他自知難看,且為顯官威,官服料子雖好,卻有意製得硬挺許多,不如綾羅私服柔順,穿著令君天賜很不舒服。
君天賜的心情不好,對著洛金玉幽幽道:「都如你意了。」
「我不過按本朝律例之言,何謂『如我之意』?」洛金玉淡淡道。
君天賜心中有火,懶得再和這塊石頭鬥嘴,徑直走到心腹叫人搬來放在堂下一側的椅子前,坐下去,對王大人道:「繼續。」
繼續……繼什麼續?繼哪門子續?我聽這姓洛的一通罵,都不記得說到哪了!
王大人生無可戀,思來想去,好容易想起來先前說到了哪,清清嗓子,道:「如今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各有人證,卻又誰也沒更多證據,因此本官誰也不偏倚,只能押後審理,給你們留出時間,各去尋證,三日之後,再來升堂。」
這是他剛剛與師爺商議出的法子:一字計之曰,拖。
也是官場的老法子了。凡事不決,拖;事情難辦,拖;不知如何是好,拖。
拖著拖著,說不一定,問題就自個兒消失了呢?
王大人說完,又怕洛金玉再罵自己,急忙添補道,「洛公子,本官如此舉措,亦是有案例在先的,沒有亂來,絕對是遵守了本朝律例。」
洛金玉並沒趕著罵他,只淡淡道:「既如此,請大人接我第二份冤案申訴。我聽聞,梅鎮城畔江中無數沉水屍骨,皆乃外地人氏,在此地離奇死亡,官府卻未有立任何案宗調查。請王大人立刻調配人手仵作,去撈屍驗屍,查詢兇手,以慰亡魂。」
王大人問:「你聽誰說的?」
「司禮監掌印太監,沈無疾。」洛金玉道。
王大人:「……」怎又是沈無疾?這姓沈的話可真多!
他默然地看了眼君天賜,君天賜卻坐在那,垂眸不知在想什麼,沒理他。他又看向洛金玉身後一些的那氏族長老,交換了個眼神——也沒看懂長老究竟是何意思。最終,王大人只得偷偷看身旁的師爺。
他算是確定了一件事:如今在這臨趕鴨子上架的場面上,最能讓自個兒靠得住的,只有師爺。
師爺是個四十出頭的中年精瘦男子,兩撇八字鬍,眼白多,瞳仁小,一看就是精明之相,他眼珠子溜溜地轉了幾圈,弓著腰,湊近王大人耳邊,低聲道:「大人,過往鎮裡祭神,是送了人沉江,人數少說有一百,不能撈。可這人倔,您也別直著否決他,恐他又發瘋罵人,且他還搬出了沈公公,您亦不能說是沈公公說瞎話。因此,您還是拖字訣,就和他說,茲事體大,先要調配人手,清查江畔方圓,然後選定吉利時辰,請和尚道士在旁誦經鎮魂,才好去撈,總之先這麼哄著他。」
王大人也壓低聲音,用只有彼此聽得見的聲兒問道:「然後呢?他恐怕難哄,恐怕要催,而且咱們真撈?撈上來了,怎麼說?那麼多人都失足落水?」
師爺道:「您現在就說要撈屍,卻不立刻去撈,只消拖得兩三個時辰,自會有人先去將江底那些屍體撈了處理乾淨,屆時當著他面撈一場空,他自然無話可說了,您也不算得罪了沈公公,也不得罪鎮上氏族名望們,左右逢源。他們再要鬧,那是他們彼此的事兒,左右沾不到您身上來,說白了,這些事都與您有什麼關係呢?」
王大人聽著了,心中也不由生出了幾分寂寥憂憤,暗自嘆息道:是啊,這與我有什麼關係呢,人也不是我殺的,我不過是個區區縣丞,自上任起,每日打卯,少有遲到早退,豈不已是盡了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