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環
爆發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章 環,穿越成為失落文明的監護AI,爆發屍,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等一等,既然‘宇宙’都快要到終點了,難道就沒有人想要延緩這一刻的到來?”
本以為還有很多時間的李文淵,完全沒想到“獵手”的所作所為其實即將迎來“終結”。
在他看來,宇宙似乎還並沒有擴張多久,生命也沒有到處盛放,文明也沒有四處騰飛,並不“熱鬧”的宇宙,不應該這麼快就抵達“終點”。
對此,“教授”的態度十分平淡:
“雖然對於‘資料宇宙’來說,資源量差不多可以等價於無限,但是文明的‘數量’卻是有限的,這取決於這臺‘宇宙計算機’的運算能力。”
“越是高階的物種思考越是繁瑣,背後所代表的‘資料運算量’也越大,每一個文明的出現都代表著距離‘終結’更近一點,因為‘宇宙計算機’的運算能力是有限的。”
“但總有一些‘嘗試’是需要進行實踐的,你或許還不知道,但類似利用‘超級以太相引擎’來嘗試‘突破維度’的行為在過去的時間中進行過不下數百次,不過這些都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而以失敗告終。”
“這是最接近成功的一次,我們當然不會介意去見識一下這條道路是否能夠成功,成功了更好,那證明我們確實能夠如此擺脫‘迴圈’,失敗了、也不過是以後的‘迴圈’中放棄這個想法而已。”
“我們已經經歷過太多了,‘滅亡’對普通人來說或許難以接受,但對我們而言只是一次漫長的沉眠,因為我們知道,‘下一次’我們會更進一步。”
對於“終結”的來臨與文明的毀滅,“教授”並沒有過多的感觸,而這似乎也是人類的想法。
正如“教授”所說,他來自已知的第8391次“迴圈”,毀滅對於“人類文明”而言已經是家常便飯。
過去的人類或許會對此感到不安,但是時至今日,對“世界”的瞭解逐步深入,文明整體的社會素養也上升到了極高的層次後,對這件事的感受也趨於平淡。
就連李文淵自己,實際上也沒有過多的感觸。
在知道還有著“過去的自己”存在之時,他就做好了等待下一次“迴圈”的準備,他知道這是遲早的事,只是沒有想到居然來的這麼快。
“既然如此,他們為什麼還要四處播種文明?這不是在加速‘宇宙’的毀滅嗎?”
李文淵立刻就想到了這個問題,並毫不避諱地問起了“教授”,他沒記錯的話人類確實一直在幹這件事,在銀河是如此,離開了銀河也是如此。
而這件事在知道“大坍縮”的發生和生物量有關之後變得更加怪異了,一般文明不都是應該想方設法延緩毀滅的到來嗎?
“那是為了儘可能多地擴大‘人類’這個‘特殊資料’在‘宇宙’中的關聯性。”教授如此答道。
“這也是我們在許多次‘迴圈’中的目的,我們同樣在尋找‘打破迴圈’的方法,我們認為如果能有哪怕一次,讓‘我們’完美地按照預定的計劃走下去,都能夠有巨大的幫助。”
“回顧了我們文明至今的歷程,我們發現我們的經歷還是‘坎坷’了一點,例如你的死亡,這完全是計劃之外的事,這證明我們還不夠‘穩定’。”
“雖然一切的資料在‘迴圈’後都會歸於‘虛空’,但只要能有所關聯,哪怕聯絡再微弱,也有助於穩定下一次的‘迴圈’。”
“那些和‘我們’產生了關聯的文明,在下一次的‘迴圈’中,也有可能產生一點點‘資料’上的擾動,從而加速他們的文明程序,這是一種互利互惠的行為。”
“而且最重要的是,不要認為那些‘被播種’的文明帶來的‘生物量’很多,對於整個‘宇宙’來說,那不過九牛一毛。”
“這片‘宇宙’最大的‘生物量’來源,還是那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