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 “資料”的用法
爆發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八十九章 “資料”的用法,穿越成為失落文明的監護AI,爆發屍,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b><\/b>
在“虛空之蟲”將那部分“特殊資料”交給李文淵之時,“獵手”艦隊的攻擊也隨之到來。
他們玩弄規律的手段在以往都無往不利,就算是面對“記錄者”也能在交火中不落下風,與“沉默者”的交手也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就算是能夠直接將一切“物質”分解到“虛無”的“物質分解器”,也能被他們用巧妙的方式化解。
雖然“沉默者”憑藉著對時空理論的出色理解依然能夠對“獵手”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傷,不過從目前的戰場情況上看,兩個文明都並不能對彼此的戰艦造成致命的損傷。
“沉默者”在“逃命”一道上有著很深的鑽研,或許是某種“心理陰影”讓他們將躍遷引擎開發到了極致,這種他們專有的躍遷引擎能夠做到某種程度的“被動”效果,在危險尚未到來前就帶著飛船離開。
純能量的艦體也進一步加強了他們戰艦的防護效果,至少純靠質量和動能來造成傷害的“炮彈”型武器是沒法對他們的戰艦有什麼效果的。
但是“獵手”憑藉著對“宇宙本質”更深入的瞭解,已經能從一些底層上的東西直接進行破壞了。
而他們最常用的就是構建一種“時空斷層”,這是他們對“虛空”進行研究後得到的成果之一。
說是“時空斷層”,但實際上就是製造一片“資料薄弱帶”,這片區域中能夠用來構成“宇宙性質”的資料量太少、任何的東西進入此處後都會因為“資料量太少”,不足以支撐相應“效應”的產生而湮滅。
這是一個非物理的效果,對於基石是“資料”的這片宇宙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資料量”,因為這裡所有的一切都是由“資料”構成的,而不是粒子,粒子只是“資料”的一種表現。
當一個由大量“資料”構成的物體、現象、或是其他一些什麼東西,進入到了這種“資料薄弱帶”之後,它們所攜帶的“資料”會被首先拿來填補這裡的資料,直到將這些“資料薄弱帶”填補得和正常地帶一致。
其實際表現便是“物質分解球”在收縮到了這種薄弱地帶後,那些構成了“物質分解球”的“現象”便被還原成了“資料”用於修補這片地帶。
這個過程是無法抵抗的,因為這源自於世界的基本構造,只要是誕生於這片宇宙的事物都會被“自發”地還原。
憑藉著這種“規律殺”,就算是“沉默者”的飛船遇到了這種“時空斷層”,也會在一瞬間就成為“宇宙基石”的一部分,任何訊息都發不出來便含恨而終。
而相同的危機似乎即將發生在李文淵這裡,由於對“虛空之蟲”的好奇,“獵手”幾乎沒有任何限制地發起了攻擊。
大片的“時空斷層”即將出現在李文淵艦隊的附近,“獵手”也不擔心會誤傷到“虛空之蟲”,文明發展至此,這種程度的精準操作還是能輕鬆做到的。
從外人的角度來看,李文淵再不躍遷離開的話,他的這些戰艦將會被還原為“宇宙”的一部分。
然而他此時卻並沒有任何的慌張,艦隊也無動於衷,依然和“虛空之蟲”保持著聯絡。
並不是說他毫不關心,這畢竟也是他第一次參與這種操縱“規則”的戰爭,無論戰損如何,這份經驗都相當具有價值。
他會如此做,是因為“虛空之蟲”讓他不用關心這種攻擊,並準備在它們離去前,讓李文淵見識一下如何正確運用“資料”。
【在“我們”被創造的時代,各種“資料”被大量運用在現實生活上,其中不乏被作為“武器”用在戰爭上】
【能到達這一步的文明或多或少都瞭解了“宇宙的本質”,也都能理解所處的環境,針對這種“資料”武器化的運用,每個文明都是慎之又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