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發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七十八章 壬-靡魯,穿越成為失落文明的監護AI,爆發屍,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b><\/b>

星雲是宇宙中常有的環境,大小也各有差距,小一點的可能只有一個普通恆星系大小,大一點的則能夠囊括成百上千個恆星系。

由於星雲中的星際物質濃度相較於真空宇宙來說過大,能夠阻擋各種波的傳遞,尋常的探測手段很難在這種地方生效。

對於一些早期的星際文明而言,“星雲”就是一處天然的“秘密基地”,因為外圍的探測波無法到達星雲深處,這些星際文明能夠將許多重要的設施隱藏在其中,甚至於將這些地方中的行星改造為“秘密基地”,以期有朝一日出其不意。

不過這隻能針對探測手段不多的早期星際文明,對於中後期的星際文明而言,“星雲”不過是一片在太空尺度上顏色十分美麗的宇宙景觀,他們有諸多手段能夠對星雲內部進行探測。

李文淵的飛船來到了“風暴起源”星系,這個星系位於一處被“流放者”稱為“大風暴”的星雲之中,而“風暴起源”則正好就在這片星雲的核心地帶。

在“流放者”的記錄中,“大風暴”星雲在有記錄的觀測中發生過數目可觀的超新星爆炸,那些恆星爆發丟擲的物質成為了星雲的主要組成部分。

而“風暴起源”則是“流放者”經過細緻地檢測後、認為是“大風暴”星雲中第一個產生的超新星爆發的地方。

而且“流放者”還認為,是“風暴起源”的超新星爆發導致了未知的連鎖反應,讓其餘的恆星也產生了大爆發,這種未知的連鎖反應一直以來都是“流放者”中的謎團。

不過雖說如此,“流放者”依然將這裡選作了“地獄防線”的終段,原因在於超新星爆發結束之後,這裡的天體環境已經相當穩定,很適合修建太空堡壘,且星雲也多多少少能夠起到一點防禦作用。

此時這裡的“流放者”太空堡壘檢測到了“沉默者”飛船出現在這裡的訊號,一時間將所有的感測監視器都對準了那艘“發光飛船”。

李文淵的飛船還保持著“沉默者”飛船的偽裝,就連訊號都是一模一樣的,這次他沒有繼續採用“沉默者”提供的隱形技術,因為他覺得已經沒有必要了。

對於這個“盟友”的不請自來,這裡的“流放者”守軍表現出了相當的重視,畢竟他們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盟友”,也沒有什麼協議讓他們結盟,全憑一種“默契”讓他們相安無事至今。

不過在沒有上級的明確命令前,他們也只能保持著最高程度的警戒,時刻注意著對方的一舉一動。

而李文淵並沒有理睬對方的戒備,在進入到星系邊緣、確認探測器已經能夠覆蓋整個星系後便一動不動,急速掃描著星系內的資訊。

直到越來越多的“流放者”飛船開始向“風暴起源”星系靠近之後,李文淵才終止了掃描,因為他找到了他這裡的“異常”。

“原來如此……這裡居然就是‘記錄者’的發源地嗎?同時也是‘摘錄者’的起源?”

在濃密的星際塵埃、以及一些停滯天體中,李文淵找到了一種細菌的屍體。

這些細菌屍體在太空中並沒有腐化,而是神奇地保持著死亡前的狀態,並在分析中呈現出了“嗜熱”的特性。

這與“無限神機”對於他們的創造者的描述不謀而合,“摘錄者”確實是一群“嗜熱細菌”。

可能僅憑這個還無法確定這些細菌屍體是“摘錄者”,但是李文淵在一部分“小行星”上發現了更多的證據。

那些“小行星”似乎是超新星爆發後、某些行星被巨大的物質射流剝離的岩石表面,這些岩石在飛行的過程中被其他的行星捕獲,小一點的成為了行星星環的一部分,大的則成為了遊離的彗星。

“流放者”很顯然並沒有對這些東西進行細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成為失落文明的監護AI

爆發屍

我帶著千年知識回到末世之前

月壤

意料中的末世

花海歸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