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發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七十五章 起源,穿越成為失落文明的監護AI,爆發屍,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b><\/b>

“虛空”是什麼?或許曾經李文淵會說“這是一種宇宙‘天災’,它會入侵併毀滅宇宙。”

但是現在,他只會說“虛空”是個“回收站”,裡面存放著從過去到現在、所有宇宙中的一切。

不止這個宇宙,還有更早之前、迴圈往復過無數次的宇宙,包括“逐火者”所在的那個“上一個紀元”。

“虛空”就像是計算機系統中的“回收站”,裡面存放著於系統而言暫時不需要的“垃圾”,可以被恢復,也可以被隨時徹底清除。

他從“虛空”之中接收到的那一系列資料、包括無法解讀的部分,都是曾經宇宙中的某一部分。

或是是一個文明,也或許只是一顆石頭,甚至只是某個分子,都成為了那些“冗餘資料”的一部分。

李文淵認為,當“大坍縮”開始之後,宇宙的一切雖然重歸“奇點”,但與之有關的記錄卻並沒有隨著毀滅而消散,而是被回收到了“虛空”這個回收站中。

或許是因為“自己”口中的那個“外來意志”需要檢視這些東西,它們並沒有有隨著重啟而被清除。

這也是他能夠從“虛空”之中得到大量“冗餘資料”的原因,雖然是“回收站”,但這裡本就是一個巨大的資料庫。

而其中那些他能夠解讀的“資料”,他現在也明白了,那是那些文明特意留下來的。

這或許證明了這些文明包括“人類”,已經對“世界的本質”和“虛空的本質”有了一定程度的瞭解,能夠讓他們想留下的資訊不會被“回收站”弄成無法讀取的“冗餘資料”。

從時間的尺度上並不能說他們來自“過去”,因為宇宙進入到“奇點”狀態後,時間本身已經沒有意義,無法衡量“先與後”。

但是以李文淵現在所處宇宙的時間維度來算,這些資訊確實是“過去的碎片”,是那些意識到世界真相的文明盡力為下一代文明留下的線索。

那個過去的“自己”留下的日記內就記錄了他們發現“虛空”的過程,並嚴肅探究了這種“虛空”的本質。

最初他們也以為“虛空”是一種“災難”,因為用盡所有的檢測手段後,他們發現都無法從“虛空”中發現一絲一毫的“物理性質”。

那裡就像一片真正的虛無,連時間都不存在。

不過採用了特殊的檢測方法、比如將之理解為了“資料”、並找到了某個“介面”之後,那時的“人類”便意識到了這是一個“回收站”,他們需要特定的方法才能夠提取。

那個“自己”並沒有提他們是怎麼找到那種“特定方法”的,只是話鋒一轉就來到了“介面”地帶。

而沒有出人意料的,那個“虛空的介面”就是“大傷口”,命名和特徵都是一模一樣的“大傷口”。

這裡再一次出現的“相似性”讓李文淵回想起了過往的許多,以及名字相同的過去的“自己”。

在聯想到了“摘錄者”在“虛空”中留下的資訊後,李文淵抓住了關鍵詞

“組成宇宙的某些‘隨機數’……這是不是在說,某些特殊的‘資料’?”

宇宙是個“實驗”的話,不可能每一次重啟就清空資料從頭再來,控制變數是可以適用的,其中肯定有一部是需要保留的、得到過驗證了的“可行資料”。

那麼這種大量的“相似性”、從銀河到銀河之外、從曾經的“宇宙”到現在的“宇宙”,是否就是因為這些“相似”的事情是已經被驗證過的“可行資料”,因此會在每一次宇宙實驗中重複出現。

而銀河能與外界有如此多的“相似性”,很有可能是人類已經發現了什麼,而在進行驗證。

“現在還有一個最大的問題,這場‘宇宙實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成為失落文明的監護AI

爆發屍

我帶著千年知識回到末世之前

月壤

意料中的末世

花海歸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