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來敲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62章 太常因革禮,寒門宰相,幸福來敲門,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吳大娘子嘆道:“還能如何,從新婚之喜到後面的柴米油鹽,你姐夫素不求上進,在家中只知玩些古玩字畫,根本無意於考進士出身,我讓他襲蔭為官,他也是不願出仕,說了幾次,如今自也不願再說什麼了。”
十七娘道:“姐夫既是不喜為官,那麼姐姐不妨就如他的意好了。”
吳大娘子苦笑道:“你是不知我的苦衷,幸虧如今公公為了執政,人人賣我歐陽家三分面子,那以後又如何呢?登過高的人,又豈能再彎腰看人臉色?”
吳大娘子道:“我們吳家的女子有一個算一個都是望夫成龍,我是這般,十五這般,你日後也是這般,但宰相女易為之,宰相妻難為之,章三郎君日後仕途上,你既要幫襯著,也要讓他多多念著我們吳家的好,我拿自己的事告訴你,當初再好的打算,到了最後都要落到地上來,柴米油鹽地過著日子。”
十七娘聽了點了點頭。
次日章越即往太常禮院報道。
太常禮院屬於中書門下,就是掌管禮事。唐朝時掌管禮儀的有禮部,有太常寺。
但宋朝呢,又設了個太常禮寺,與禮部,太常寺同管禮儀之事。
這一點也是很‘大宋’。
具體說來,符合咱大宋官制上重床疊屋的作風。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太常禮院設立後,侵奪了屬於禮部,太常寺的權力,禮部如今還可管科舉,出納牌印等事,太常寺慘得只剩下操辦武成王廟,齋宮習樂之事,幾乎淪落為了吉祥物一般的存在。
為何如此?
因為朝廷要‘強幹’。
原先禮部,太常寺不太聽話,辦事太墨跡,官家就新設一個太常禮院將兩個衙門的權力奪過來。
太常禮院設判院,知院一共四名。在太常禮院任官有一個特點,但凡事判院知院幾乎都有貼職在身。
貼職就是崇文館出身的官員。
崇文館出身的官員就是天子近臣,原來官員不聽話,官家又裁撤不了,於是新設一個衙門,再換上自己心腹。
太常禮院就是制訂,修訂禮法。只要儒家為主流,那麼禮就是一個國家最重要的事。
章越到院後,拜見其他三位知院事,同知院事。
如今太常禮院知院是陳薦,他是韓琦心腹,如今他為秘閣校理,判登聞檢院,知太常禮院。
一人身兼登聞檢院,太常禮院兩個衙門的最高長官。
這也是宋朝官制奇葩的一點,很多官員在那侯闕等吏部授官,因為朝廷沒有多餘的官位,但又有很多高官,一人身兼數職。
另一位則是崇文院檢討,同知禮院的晏成裕。
章越來前打聽過,晏成裕是晏殊的次子,晏幾道的兄長,也是前宰相富弼的妻弟。
韓琦與富弼之爭,也到了這二人身上,晏成裕與陳薦互相不對付。
第三位則是直秘閣,同知禮院的呂夏卿。他受歐陽修賞識,因修新唐書被提拔至太常禮院,如今負責編撰太常因革禮。
此人可謂學富五車。
章越與呂夏卿見禮時不免多了一分熱情。呂夏卿顯然也得到歐陽修的吩咐,對章越很是恭敬。
知院事的陳薦對章越道:“按制四位知院事需要輪值,本官為第一日,第二日原先是蘇博士(蘇頌),如今他離任知潁州,第三日是晏博士,第四日是呂博士。”
“度之即補蘇博士的位子如何?”
太常禮院官員襲太常博士之事,故而相互都互稱博士。
章越道:“謹遵長禮臺之命。”
陳薦點點頭道:“今日是晏博士輪值,我去登聞檢院押院,不是輪值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