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節,非典型庶女,時鏡,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才華蓋世啊。
諸葛先生素知宋儀本事大,可今日真是大得離譜了。
他拿起那一首,果真是應了他的題目而作:“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淨無泥。蕭蕭暮雨子規啼,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
又是一首好詩啊!
諸葛先生只覺得宋儀這學生果真可教之才,甚至這般才華,自己已經無法再教。
“短短不到一刻之內,竟然作出這等驚豔——”
“不對!”
下頭忽然有個人叫了一聲。
眾人只等著諸葛先生給宋儀一個“甲”,沒想到竟然還有人插話。
回頭看去,方才出言的乃是同知趙大人家的獨女趙姑娘,她出來看著宋儀,眼神之中帶了幾分輕蔑,對諸葛先生卻是恭恭謹謹的:“先生,宋五姑娘固然才華高絕,可這一首詩,約莫已經是成作,所以能這樣快。”
“成作?”
之前就已經寫好了的?
諸葛先生有些驚訝,看了沒說話的宋儀一眼,又續問趙姑娘道:“你如何得知?”
“回先生話,幾個月前,我等一起去蘭溪看花,回來的時候宋五姑娘便曾唸叨過方才所作詩之中的一句‘誰道人生無再少’,如今此句連同此詩一起出現,便知此詩應當是昔日所作,如何能當成是考校呢?”
趙姑娘一言一語,都極為清楚。
眾人聽了,都覺得這話有道理。
宋儀寫得未免也太快了,雖有人能七步成詩,可畢竟這種人實在是少見。如今宋儀倉促之間寫成一首詩,本就不大可能,要說文義皆通,意蘊深長,就更不可能了。
種種的不可能,最終用“成作”來解釋,便算是完全能通了。
可宋儀若真是如此行為,也未免太墮才女的威名,更為人所不齒了。
一時之間,諸葛先生也陷入了躊躇。
而宋儀壓根兒不知道幾個月之前是什麼光景,不過既然對方敢說,那便應當真有過這件事。如此一來,自己方才所寫的這一首是不能用了。
斟酌片刻,宋儀道:“先生,既然如此,不如您再出一題,且考校考校學生吧。”
“這……”
諸葛先生又猶豫了起來。
不過旁人倒是很贊同,紛紛道:“得出新題,才能考校出真本事來。”
“且看看出新題,她是不是能作。”
“可出什麼好啊?”
“簡單的沒意思,不如出個難的。”
“有什麼難的?”
“剛才咱們作的那一首,不就挺難的嗎?”
“對啊,金縷衣啊!”
……
很快,眾人便都有了主意。
照舊還是趙姑娘含著幾分譏誚地看了宋儀一眼,上前道:“諸葛先生,臨時想題目怕也困難。學生們這邊倒是討論出個變通的法子來。總歸宋五姑娘來得遲,更是頭一回見金縷衣這題目,時辰相差也沒多少,不如就請宋五姑娘以此金縷衣之舊題目作詩,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以舊題作詩,這話倒是極有道理的。
諸葛先生不是懷疑宋儀,相反,他是對宋儀格外有信心。
因此,在趙五姑娘提議之後,諸葛先生便一擺手道:“既然如此,那宋五姑娘便用金縷衣為題,限時一個時辰,再作一首便是。”
諸葛先生話音剛落,周圍人便都滿意地笑了。
宋儀什麼都好,就是結仇太甚,人人將之視為眼中釘肉中刺,逮住機會,落井下石之人不知凡幾,要指望著雪中送炭,還是做夢來得快。
眾人皆以為宋儀這一回必定愁眉苦臉,沒料想……
宋儀的神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