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期權激勵和興華實驗室
西伯利亞遠古巨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二十七章 期權激勵和興華實驗室,重生1988,我被親爹偷聽心聲,西伯利亞遠古巨龍,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眾人困惑不已。
“哈哈,林總,你就直接說了吧,別再吊大家的胃口了。”陳國良不禁笑道,來之前他已經知道林興華的想法。
林興華之所以要單獨成立一家軟體公司,是為了今後公司未來的發展著想,比如上市。
成立子公司之後,他也可以用股權或期權的激勵方式來歸攏人心,激勵和留住核心人才。
要想做大做強,只有讓更的多人上他這船。
如何讓他們上船呢,靠發工資嗎?
對手也能用更高的工資把人挖走。
要想留住人,只有用最切實的利益。
林興華從來都很捨得,他在學習公司的管理方面的知識之後。
知道國外的企業為了強化高層歸屬感和留下尖端技術人才,往往會採用股票和期權的激勵方式。
在場的人未來可能會成為,興華軟體的中高層的骨幹力量。
只有將他們和公司綁在一起,與興華軟體形成利益共同體,公司才能走得更遠。
要讓他們認為,公司不僅是老闆的,同時也是他的,公司發展的好壞直接關乎他們的切身利益。
否者,公司未來要真是出現什麼問題,他們一個打工的大不了直接換家公司。
絕對不會去盡力拯救,畢竟只有當刀子落在自己身上的時候才會覺得疼。
總的來說,他吃肉也要給手底下的人一兩口湯喝喝,否者別人憑什麼死心塌地的跟著你。
不過股權激勵的方法只能用在子公司上。
興華投資和興華科技他是要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未來都不會有上市的打算。
這兩家公司是他的底線,對於高階人才,他的打算就是像現在這樣用子公司的股份作為補償。
要是對方不接受,那他直接換人就是了,世界幾十億人口,沒有誰是必須的,離了誰太陽都能照常升起。
......
等到陳國良發完話後,林興華面帶微笑,迎著眾人的目光輕輕咳嗽兩聲。
“我會在興華軟體公司實行期權激勵制度。”
話音落下,現場一片寂靜。
林興華沒有等來意料之中的歡呼,他的臉上不免也有些掛不住。
什麼情況,期權激勵啊,給你們股份啊。
給點反應好不好。
你們這沉默是覺得開心,還是覺得不好。
這時人群中傳出一個聲音。
“林總,嘛是,期權激勵?”
好嘛還是津門人。
他這一問,彷彿打破了冰面,其他人大起膽子詢問起什麼是期權激勵。
或許有人可能聽說這個名詞,但具體的操作方式就不太瞭解。
林興華不禁扶額搖頭。
他沒想到這些程式設計師對金融的瞭解,和他對程式設計知識的瞭解一樣貴乏。
想了想,他也意識到是自己的問題。
78年華夏股份制改革開剛剛萌芽,然而直到84年華夏才出現第一家股份制公司。
說實在的,89年國內連股份制公司可不像後世遍地開花,更別提在公司內部採用股份激勵這樣的激勵制度。
他們也不是金融方面的專家,不瞭解也實屬正常。
要是他們都明白的清清楚楚反而不對勁。
林興華一直在惡補金融方面的學識,正好了解到期權激勵這個激勵制度,深入學習之後明白這個制度巨大的優勢,才會想著在興華軟體公司試用。
林興華無奈之下只能當一會老師,給這個本科,研究生學歷的高材生講一堂金融課。
“各位,期權激勵就是股權激勵,我將在興華軟體公司設立一個期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