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春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3節,當土豪門遇上真豪門,一年春天,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很多次到家都晚上十一二點了,孩子早就睡著了。
但許斌是不摟著兒子睡不著,再苦再累,只要看一眼兒子的小臉,就覺得全都不是事兒了。
其實,專案剛開始那會,許斌心裡特別沒底,因為前期投入太大,幾乎是一味的往裡面搭錢,他倒是不怕賠錢,做生意這種事有賺就有賠,他早有心裡準備,但這畢竟不是他一個人的買賣。
合夥人費雷不僅出資,還出技術,這要是搞砸了,許斌心裡過意不去。但費大鐲子似乎對他特別有信心,話也說的敞亮,承諾所有提供到國內的資源,任由許斌調配,缺錢再要,缺人也給。
兩人雖然是遠端交流,但費雷的無條件支援讓許斌堅定了信念:只要鄉村能富起來,他們肯定也能跟著富。
果然,經過一年多的折騰,第一季精品農作物豐收之後,兩人的腰包立刻鼓起來了。
雖然這筆錢和搞房地產,動輒就能賺上億相比,實在是個小數,但對於許斌卻意義不同,拋開老本行,他在新行業裡不僅沒賠錢,還賺了一筆,這讓他興奮不已。
而有了這次成功的合作之後,費雷又提出來,兩人應該把農業嘉年華的成功模式持續複製,在北方地區擴充套件商業版圖。
農業嘉年華專案是做無公害農作物生意的一個前站,起初,按照費雷的說法,他其實是想透過用嘉年華的娛樂體驗的方式普及無公害農作物知識,讓公眾提高認可度,為產品大規模進駐市場鋪路。
但最初,費雷的想法比較保守,他認為至少也得等個三年五載,消費者才能認可,這還是樂觀的情況,否則有可能嘉年華都黃湯了,人民群眾還是不認可無公害,認為這是忽悠人。
許斌一開始不瞭解費雷的這個設想,在最初的那個嘉年華專案中,他畢竟只是開發商和承建商,當然不可能多想。
等嘉年華完工了,開始執行,見生意還不錯,許斌便建議費雷,像自己搞溫泉城專案似的,和周邊的鄉村互動,形成旅遊產業鏈,這樣一來嘉年華肯定會更火。
費雷發現他很有見地,發展策略也貼近實際,便把自己建嘉年華的初衷告訴了許斌。
許斌一聽都驚了。
操,真他媽有錢啊,花好幾千萬蓋個嘉年華,就是為了宣傳自己的企業理念,牛逼!
那之後,兩人的交流就越來越深入,費雷也把自己在全球種地的事兒跟許斌詳細說了說。
許斌一聽,特感興趣,也把自己搞鄉村旅遊,幫著農民朋友致富的成功經驗分享了一番,另外還把國內政策和鄉村現狀給費雷好頓白話。
費雷聽了很激動,感覺國內市場大有作為,但他手裡還有好幾個國外的大專案,實在抽不開身回國,再說,就算他回國親自辦,也是水土不服,不一定能有什麼好成效。
於是,費大鐲子開始忽悠許斌,讓許斌上了他的賊船,兩人除了在無公害農產品種植和加工方面的合作,又開始合作興建農業嘉年華專案。
四、五年的時間下來,真理早就得到驗證,費雷的發展思路加上許斌接地氣的對策,讓他們倆在蒙東和東北三省成了響噹噹的生態農業霸主。
因為北方地區冬季較長,農業嘉年華的溫室旅遊專案特別受歡迎,而隨之帶動起來的無公害農作物產品也銷售走俏,再加上宣傳定位準確,公司的產品甚至成了逢年過節饋贈親友的經典高檔禮品。
一時間,許斌靠著與費雷的合作獲得的財富甚至比許氏集團在a市和八山兩地搞房地產的收入還要高了。
而且因為國家扶持第一產業發展,農產品和農村稅賦改革,他繳稅的費用越來越低,許父搞房地產卻頗多受限制,稅費也逐年提高,搞得老爺子一見到兒子就感慨,“小癟犢子出息了!”
許斌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