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頁,雨季不再來,三毛,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平淡&rdo;的理由下辭去教職,又離開家園,重奔前程。這一去,是平沙萬裡的撒哈拉。
她從沙漠寄來美麗浪漫的文章,彷彿,撒哈拉成為她寫作生命的綠洲。
事實上,她十四歲開始練習寫作,十七歲正式投稿。早期作品中的晦澀與現今作品的開朗,截然兩種鮮明對比。一九六二年十二月份發表在《現代文學》的作品:《惑》,描寫自己病中迷失在《珍妮的畫像》裡的幻覺。天黑了,不敢開燈,蜷縮床角,想隱藏在黑暗裡。
&ldo;是了,我是在逃避,在逃避什麼呢?……好像在很久,以前不知道在什麼世界裡……我有那麼一段被封鎖的記憶(中略)……在另一個世界裡,那些風啊!海啊!那些縹渺、陰鬱的歌聲……&rdo;
&ldo;珍妮和我的關係不是病,不是病,我明白的……(中略)一次又一次我跌落在那個虛無的世界裡,在裡面喘息、奔跑、找尋……找尋……奔跑……醒來時汗流滿面,疲倦欲絕。&rdo;幻覺裡,她矛盾不安,感到&ldo;失落的狂亂&rdo;、&ldo;被消失的痛苦&rdo;。而大病初癒後,忽然心血來潮,提著畫具出外寫生,任憑母親苦心勸阻。
&ldo;我一下子哭了起來,我拚命捶著大門,發瘋似的大喊:&l;不要管我,讓我去……讓我去……討厭……討厭你們……&r;&rdo;
這種情緒的表達,無疑是激烈縱情的。失學、病痛下的煎迫,親情的關愛也成為心理上的負擔了。
《惑》是她成長期的作品,缺乏委婉申述的含蓄,充滿憂鬱悲傷的色彩。技巧是生澀的,心境的成長比起一般&ldo;正常步驟&rdo;生活中的同齡女孩,都要敏感、早熟。
《月河》發表在次年十九卷第六期《皇冠》,描寫一個叫林珊的女孩對感情的執著與憧憬。男孩叫沈,僅基於那份埋藏已久的感覺,第一次見面,林珊便痴情投注真愛。以現今的標準衡量,《月河》的構架帶著為賦新詞強說愁的言情,不過,文中&ldo;我不要孤獨,我不要做聰明人,我要愛,我要愛……即使愛把我毀了&rdo;的自白,也坦然流露一個年輕人率真的熱情。
和《月河》相類的,是她同年一月發表在《中央日報》的短篇《異鄉之戀》。異鄉之戀敘述一對陌生男女在異國相遇,他們相對坐了一日,僅有的一日,彼此卻動心了,恐懼著分離。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