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1頁,貴妃總想弄死朕,桑狸,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裡遠離京畿,無人知道他們的身份,又沒有王府的四重院牆束著手腳,不用日日機關算計,不用擔驚受怕何時會大禍臨門,不用強逼自己去做昧良心的事,真是自在得很。
本以為是落敗流放,淒涼至極,卻不曾想這一處竟是海闊天空,過得是與從前截然不同的、全新的生活。
若要拋下這裡好不容易經營起的一切,舍下楚家人對他們的好心善意,那自是不可能的。
不過,他們雖不願意去胥朝,卻同意把蕭佶的遺體送回去。
梁王府偌大的門第,一朝傾塌,滿門都成了有罪之臣,被削爵幽禁,除了外嫁的女眷,只剩蕭雁遲和餘氏這兩個自由之身。
按理說,兒子和夫人都在大周,不該獨把蕭佶送去胥朝,可作為妻子與兒子,他們瞭解自己的夫君和父親,知道蕭佶生前最割捨不下的便是他的母親別夏和其魂牽的故國舊夢。
蕭佶這樣一個謹慎縝密的人,設下這樣龐大的局,幾乎天|衣無縫,沒有破綻。唯一出的幾次錯,便是因對迦陵鏡的執念,亦是對他身世的執念。
迦陵鏡收在蕭逸的手裡,他已在大局初定後不久就命人把這鏡子當著他的面兒毀了,隨著浮雕迦陵鳥的鏡子被熔成銅水,那橫亙幾十年的恩恩怨怨也就此煙消雲散,徹底結束了。
既然已經結束,那麼對於蕭佶來說,沒有什麼是比故國更好的歸宿了。
把他葬回那裡,逢年過節生死兩祭,蕭雁遲和餘氏可以悄悄去胥朝給他上一炷香,這樣安排,貼合情義,相信蕭佶在天之靈也是願意的。
事情到這裡蕭逸就不插手了,全交給了楚晏去辦,包括往胥朝送信,接應胥王派來的心腹,再秘密地把他們送回去。
尚書令大權在握,自是做得無比順當。
這一頁翻過去,許多人的心也該安寧了。
蕭逸念著他那無辜枉死的義兄徐慕,自然對徐慕的兒子江淮也是多加關注照拂,近來上朝一連幾日沒看見他,問了禮部說是病了,擔心得忙讓楚晏代他去探望探望。
楚晏探疾歸來,回御前復命,嘆道:「哪裡是病了,分明是心病。」
在皇帝陛下的追問下,楚晏原原本本把事情說了:「自打朝局穩定了,江淮時常出入禁宮,又多蒙皇帝陛下賞賜優待,聽說近日您還向吏部詢問了九卿有沒有挪動出缺的,想讓江淮升遷替補。」
「您念著他,對他好這本是好事,可是別忘了江淮還年輕,來京述職不過兩年,資歷尚淺,如此聖寵優渥,只怕會惹得旁人眼紅心熱。他雖比從前通透機敏了許多,可到底還是個耿直性子,經不起人家擠兌嘲弄,這不,正躲家裡生悶氣呢。」
蕭逸聽出來了,這是有人欺負他乾兒子,給他乾兒子氣受了。
向來護犢子的皇帝陛下也聽不進去楚晏的諄諄勸導,只讓御前內侍火速去宣江淮,就是綁也得把他綁過來。
神情鬱鬱的江侍郎來了御前,行過禮,正端袖立於殿前,垂眉耷目,一副霜打的茄子樣兒。
蕭逸看得愈加來氣,怒道:「你能不能有點出息?在外面受了氣就會躲自家裡悶著,這算什麼?誰拿話刺撓你了,誰欺負你了,你就欺負回去,實在不行你就大巴掌扇回去,直扇到他們閉嘴。你要是功夫不到位,朕派幾個禁軍去你家裡教你。」
侍立在側的楚晏抬頭看向蕭逸,嘴唇嗡了嗡,像是想說什麼,但又憋了回去。
江淮道:「陛下說笑了,同是在朝為官,哪能這樣幹?那成何體統?」
「什麼體統!他們都欺負到你頭上了你還跟他們講體統?你是徐慕的兒子,是朕的乾兒子,身份尊貴,是什麼阿貓阿狗都能欺負的嗎?真是豈有此理!這樣吧,誰欺負你了你說出來,不用你管,乾爹替你出這口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