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節,贈你一夜星空,皎皎,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以她的學習情況,她在南都二中是不是格格不入?”
“對的。這就是你之前說的雞頭和鳳尾的選擇。她這樣的成績在南都二中這樣的學校,壓力真的挺大。她偶爾會抱怨說,寧可去不那麼‘重點’的學校讀書就好了。”
“那她為什麼沒去相對差一點的學校?”
“是她媽媽的意思。程茵說,她媽媽一定要她來南都二中讀書,為此交大筆錢也不在乎,”郗羽道,“她很懂事也明事理,知道在這種情況下,不能對家長抱怨太多。”
李澤文不置可否,問:“說說你們平時的交往細節。”
郗羽和程茵的愛好相差很多。郗家有兩個孩子,且對孩子的教育問題很看重,所以家庭負擔一直都挺大;郗羽沒什麼零花錢,也沒有太多八卦的動力,視學習為人生第一愛好。她頭腦不錯但算不上天賦極高的天才,如此勤奮的學習很大程度上也是追尋一種滿足感。人都是有虛榮心的,她從小就因為“學習好”受到了無數讚許和表揚,為了把這份讚美維持下去,不論如何也要維持住自己的成績,而且讀書在她看來,的確挺有樂趣的。
郗羽很盡責的履行老師交給她的職責。程茵雖然對學習沒有熱情,不過在郗羽的帶動下也開始認真對待學習了。郗羽花了不少時間輔導程茵,在兩人短暫的同桌生涯中,程茵的成績在郗羽的帶動下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期中考試時名次提高了十多名,為此得到了程茵母親的感謝。
除非性格特別怪異的型別,兩名女生成為同桌後,關係肯定不會差。但她們成為同桌的時間是初一下學期,人際關係基本已經建立完畢;又因為郗羽和程茵志趣不一樣,兩人的關係一直沒有達到她和王安安的“手牽手一起上課放學”“下課後邀請對方去自己家玩”“週末一起出去逛街喝茶購物”的親密水平,她和程茵最親密的交往就是放學後結伴走到校門口的公交站。
“也就是說,你們的所有往來都在學校裡?當你在家時,程茵怎麼知道你家的地址到你家找你的?”
“她問了老師。”
李澤文很有深意地看她一眼:“她怎麼知道潘越和你表白的事情?”
“如果有可能,我是想悄無聲息地處理這件事,”郗羽無奈道,“但你很難瞞過自己的同桌。”
而且這個同桌對緋聞八卦的嗅覺相當敏銳。
“我們的關係雖然沒有那麼親密,她已經算是我初一那時最好的朋友之一了……”郗羽說,“我們那時候不住校,每天早上八點到校,下午五點放學回家,和同桌的接觸時間很多……而且程茵比我年齡大,思維也比我成熟,她看到了我拿了一封信就問我原委,我也沒想瞞著她,問她應該如何處理。”
“她那時候談過戀愛嗎?”
郗羽搖了搖頭。
仔細琢磨回憶里程茵的形象,郗羽認為她對戀愛應當是比較憧憬但是沒有實際接觸過的型別。她會跟郗羽八卦學校的一些花邊新聞,哪個男生比較帥氣,誰喜歡誰,誰和誰談戀愛了這類的,她的語氣比較成熟,說的話挺讓當年的郗羽信服。
“她說過什麼?”
還真不少,但大多數郗羽都沒記住。事到如今,儲存在她記憶中的是她對潘越事件的評論,她說“你不想談戀愛就把情書退回去,徹底拒絕他”“劃清界限很重要,不要給人家虛假的希望”“與其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等等。
青春期的女生對愛情是很嚮往的,程茵這些話無非是從小說裡看來的句子,再以深沉的語調講給同齡人,頓時就有了權威感——李澤文看了眼郗羽,只可惜說給郗羽聽,估計不會有很大的效果。
李澤文說:“說一說她的交友情況和家庭情況。”
程茵的女性朋友不算多,自己當然是其中之一,至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