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節,贈你一夜星空,皎皎,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郗羽拿著一疊稿子,有一絲恍惚——從昨晚到現在才幾個小時,他到底花了多少時間來整理這些文稿?
“我在資料庫裡找到了他當年發表過的作品讀一讀。從一個人寫過的文章基本上可以對這個人的性格做大致的側寫。”
文以識人這個道理郗羽是還是懂的,郗羽的爸爸是語文老師,她從小就接受了完整的語文教育,她深知文學創作是一種複雜而又微妙的審美精神活動,作家與其作品之間都有著密切的關係,不論什麼文章,其思想來源的背影總是要歸結到作者自身:作者的性格、年齡、家世、環境與其平日的理想及遭遇。一個心情抑鬱的人,是寫不出鳥語花香春暖花開的;一個粗枝大葉的人,是無法寫出人物敏感而糾結的內心的。
“從他的文章可以判斷他是不是會自殺的人嗎?”
“一定程度上說,可以,雖然對青少年來說不是特別準確。成年人自殺是會考慮會權衡各種利弊,思前想後很長時間最後得出符合邏輯的判斷。青少年自殺則大多數是衝動所致,他們並非遭受了天大的困難和挫折,可能僅僅是一時半會無法從牛角尖裡走出來。”
“那你看出了什麼?”郗羽只覺得心口一跳。
李澤文卻沉吟了一下,沒有立刻接話。
“怎麼了?”郗羽連忙追問。
“我想先聽一下專業人士的意見。”
“……專業人士是?”
“一位心理學家,我一會要去拜訪。”李澤文以徵求意見的態度看著她,“你去嗎?”
根本不必問,她怎麼可能不去?潘越和李澤文一毛錢關係都沒有,這完全是她的事情。
李澤文起身:“等我換身衣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