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節,贈你一夜星空,皎皎,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程茵以一種誇張的神態笑言:“馬家真是投入了巨大的本錢,我剛剛才知道,他們居然請了一百多桌!你想,每桌十個人,就是將近一兩千人啊。我也參加了不少婚宴,這麼大規模的婚宴真沒見過幾次。我聽這對新婚夫婦說,他們光是籌備這場婚禮都花了半年時間啊。”
“的確規模不小。”李澤文隨口道,“那他們感情確實不錯。”
程茵笑起來:“按照常理是這樣的。不過我前陣子還看到新聞說‘最新的調查顯示,結婚花錢越多,感情破裂的機率越高’呢。說的是小夫妻為婚禮準備籌備更多,各種雞毛蒜皮的事情扯皮越多,反而更容易產生矛盾。”
“未必。你看的新聞來源是哪裡?”
程茵一愣,點了點頭:“說是美國一個教授做的調查。”
“這就是了。國情不同,民族不同,社會環境不同。至少在中國,婚禮的花費越多,離婚率肯定越低。”
和美國人相比,中國人更好面子,舉辦婚禮——尤其是大規模婚禮的目的基本上出於社交需求,為了讓別人見證幸福,為了收禮金,為了顯示人脈,為了虛榮心……當然,追求婚禮的“儀式感”也很重要,但“儀式感”說白了還是金錢和時間的昇華。打個比方,在凡爾賽宮辦婚禮就是比在路邊小廣場有儀式感,十萬塊錢的鑽戒就是比一千塊的戒指有儀式感,絞盡腦汁策劃了三個月的婚禮就是比只琢磨了三天的婚禮更有儀式感。
婚禮的檔次越高,客人越多,在婚宴上表達的感情越激烈,離婚的機率也越小。因為婚禮的本質是契約,你的婚禮規模越龐大,就意味著你為了結婚付出的時間成本、社交成本和金錢成本越多,違約成本也就越高,你在離婚的時候就會多斟酌一下。
“李教授,確實是這個道理。”
程茵側過臉,笑盈盈道。她好歹也是半個娛樂圈的人,每天都要接觸到大批靠臉吃飯的人,多美多帥的臉她都看過,但是她還是忍不住把視線放在身邊的男人上。
李澤文有一張俊朗好看的臉,鼻樑如峰,唇線柔和,五官分明到有人描線似的,再配上那副無框眼鏡,英俊之餘添一份難得的儒雅。當然,真要打分的話,和娛樂圈的那些純靠臉混飯吃的男人比還有點差距,但他身上的氣質尋遍整個娛樂圈都找不到的。程茵當然也見過很多靠才華吃飯的人,或清高,或驕傲,或自負,但李澤文和他們不一樣。他當然是富有自信的,卻不張揚,他很睿智,卻不外露,“腹有詩書氣自華”這句話在李澤文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哪怕你什麼都不做,只盯著這個人看,都能欣賞很久。
真是的,程茵嘴角輕輕彎起來,她想,李澤文這樣的人,上輩子一定是拯救了地球吧。
新郎新娘晚上有別的安排,但還是貼心的給伴娘伴郎團安排了大餐,郗羽滿臉神遊地吃了飯,也不知道自己吃了什麼,對面的伴郎團有人跟她搭話,她也沒聽清,只是拒絕了伴郎團某人去“泡吧”的提議,帶著滿腔疑惑回了房間。
她在書桌前的電腦面前坐下來,關鍵詞輸入,翻開電腦開始搜尋。她雖然是主持人常常訪問別人,但人有了名氣成為公眾人物,別人對她的關注也會升級。搜尋引擎裡和程茵有關的條目起碼有幾百萬,這些資訊也囊括了她人生中的方方面面。
根據網路資料顯示,程茵最早的資訊可以追溯到中學,她中學就讀於安江省省會一所中學,比郗羽低了一級,大學則就讀於中央傳媒大學,讀大學的時候她就在電視臺當記者和主播,參加過若干比賽,獲得幾個播音主持類的獎項;本科畢業就到了中視,最開始主持一個讀書欄目,這個欄目請名人來推薦圖書,反響不錯,一年後她又主持了一個綜藝節目,為期一年時間;前面的兩份主持人事業讓她在小範圍內積累了一些名氣。
兩年前,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